
Serene
主題故事分享
林冰——回不去的童年時光 如果說到童年, 腦中究竟會閃過什麼畫面呢?是有幾個畫面,但都是片段式的畫面。那片段式的畫面經過回憶才變成故事。 一個關於我和印度同學的故事。 畫面定格在我和一位同學在大家面前手拉勾勾答應老師以後不准吵架了。幾經回憶,記得我曾經和幼兒園同學鬧彆扭,還要勞煩老師出來和解的那麼一回事。但是我究竟為何會和他起衝突,我是想不起啦。不過那個畫面回想起來就是好笑。那位鬧彆扭的幼兒園同學其實是我的印度鄰居,基本上他不懂我說華語,我也聽不懂他說的話,溝通靠的是肢體語言和有限的英語。我一個小女生怎麼就與語言不太通的印度朋友吵架呢?可能就這樣靠著童言童語就把那時候的不爽表達出來了,小孩子的性子就是直來直去的。和好後,我們依然開心地等待家人來幼兒園接待我們。艷陽高照下,依然一起奔奔跳跳地往同個方向,同一條回家的路。後來,我也搬家了,我生命裡再也沒有出現這位印度同學——Mohenraj。 我的童年就是我不爽你、你不爽我,和好後繼續一起嘻嘻哈哈。 有限的溝通裡,直率的表達。長大後,我們學會了溝通,表達卻變得複雜。 學會了三思。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想表達了,對方卻不在同一個頻率。 啊,有時候希望有那麼願意聽我說的人,訴說我的故事。 。 。 關於騎自行車(腳車)的故事。 組屋樓下,傍晚時分,天還未暗,伴著玩鬧聲。幾個小孩成群地在追逐,上演著警察抓小偷的戲碼。其中一個就是我。我就是常常最先被抓的小偷,被抓了就要呆在監牢,等待警察抓完小偷,遊戲才結束。那時候,我又是一如既往地遊戲一開始就被抓了。呆在監牢的時候,望向遠方,看見年紀比我稍微大的哥哥騎著腳車。那位哥哥是住在樓下的鄰居阿姨的兒子。那時候念小學的我,他已經是初中了。他像風一樣飛馳著,我感覺到他正樂在其中。那時候心裡想著我要是也可以那麼快就好,或許我不會被抓。就是這樣一個念頭,我就想著學腳車。 最早的時候,家裡的腳車有兩個後輪,不需要擔心因為左右不平衡從腳車上跌下來。後來,兩個後輪斷了,就被擱置了一陣子。就因為我想學騎腳車,家裡的腳車重新不再被“打入冷宮”。 騎車過程中跌倒是難免的,但是我跌得最重的一次竟然是我剛學會的不久。騎車不斷加速時,迎面吹來的涼風從皮膚掠過的感覺,體驗那種很爽的感覺和滿足感。後來,我才知道那種很爽的感覺應該就是 “自由”,像天上小鳥飛翔的那般自由。那時候,有那麼一把聲音提醒著我小心點。那是樓下哥哥的聲音。我嘴裡回應著哦,但是騎行的速度並沒有慢下來,依然那麼義無反顧邁向前方。就在拐彎處,我從腳車跌了下來,腳車壓著我的小腿。我感覺到痛,第一個反應就是放聲大哭。原來,“自由” 是有代價了。為了體會所謂的 “自由” 的感覺換來了腿上的三個月石膏。但我依然還是記得那個所謂 “自由” 的感覺。 我的童年就是體驗那份自以為是的 “自由”,然後跌倒,感覺那個痛。 痛的感覺是那麼的深刻,也是成長的印記。 也許不再那麼義無反顧,但依然記得當初想追求的感覺。 這是關於印度同學和騎腳車的故事,也是曾經住過那組屋的那段童年。 回憶時間結束。 林冰 2,887 觀看
靜思.攝.行——回不去的童年時光 4 月 23 日《世界閱讀日》這一天,應該很多人都會拿起書,展現自己文藝青年的一面。而我,當然也要假假裝一下文青啦,哈哈哈! . 在我國 3 月 18 日實行 “行動管制令” 開始,我也展開了我的閱讀之旅。原因無它,只是因為這段期間不能出門,突然多了很多的空餘時間,所以除了閱讀,還是閱讀。把之前忙於工作無暇閱讀的時間,一次過補回!而到目前為止,我也讀了 6 本書。雖然進度不是很快,但我就是喜歡那種慢慢來的感覺。急什麼?我又沒有要趕搭火車! . 說到閱讀,我記得我小時候最喜歡玩的其中一個遊戲,就是 “圖書館遊戲”!什麼是 “圖書館遊戲” 呢? . 哈,這可是我老哥發明的遊戲呢。 . 話說,某天我哥突發奇想,他說:“不如整理一個小櫥櫃出來,把書放在裡面,當作是一個小圖書館,然後讓你們來借書!不過呢,借書是要還錢的。“嗯……這樣吧,小本的書,需要藉看費用一本一毛錢,而大本的書,借看費用則是一本兩毛錢,ok 嗎? ” . 那時候我和弟弟的年紀尚小,哪裡會有什麼主意?所以只要聽到有得玩,哥哥說什麼,我倆都說:“好呀好呀!” 然後在那邊歡天喜地地拍手,說終於有一個圖書館了! . 就這樣,我們把其中一個小櫥櫃清空,然後把所有的兒童圖書和故事書都放進去,排放整齊,順便還裝飾了一下,讓這個書櫥看起來更舒服。之後呢,放了一本小簿子在裡面,記錄著誰來借書,幾時借書,還有借了哪些書。旁邊呢,放了一個小撲滿,就是用來收 “借書費” 的。然後呢,這個小小圖書館,就這樣 “落成” 了!圖書管理員呢,就是我們自己;而來借書的人呢,也是我們自己。小時候的娛樂時光,我們就這麼玩起了 “圖書館遊戲”。 . 那時候的我,最開心的就是可以到 “圖書館” 借書,借幾本愛看的故事書 “回家” 看。我記得“圖書館” 裡有很多童話故事書,比如《白雪公主》《醜小鴨》《三隻小豬》等等,還有兒童版的中國經典四大名著《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和《三國演義》。除了這些,當然還少不了漫畫《老夫子》《哆啦 A 夢》《七龍珠》等。哇,太多好看的書啊! . 然後我們也充當圖書管理員,整理一下 “圖書館”,把歸還的書放回去排列整齊。之後再借書,記錄自己借的書、還的書,然後再把 “借書費” 自行投入撲滿裡。雖然那些故事書我已翻閱了好幾遍,但我還是藉了又藉,玩得不亦樂乎! . 直到有一天,不知怎麼的老媽發現了這個 “圖書館”。原本我們看書是無所謂的,但壞就壞在 “錢”!老媽說:“玩歸玩,看書歸看書,為什麼會有錢呢?” 就這樣,這個遊戲的 “帶頭人” 我哥,被老媽訓了一頓。其實,我也不知道撲滿裡的錢被我哥怎麼了,但我記得那時的撲滿是沉甸甸的,至於裡面有多少錢,就不得而知了。 . 被老媽訓話了之後,我哥氣壞了,決定把這間 “圖書館” 給拆了。他把撲滿裡的錢平分還給我們。這家 “圖書館” 就這樣沒有了,遊戲也就這樣結束了。 . 話說,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二十幾年,也許大家已經不記得了,但我偶爾還是會回味起,那童年歲月裡,非常好玩,非常難忘的 “圖書館” 遊戲。可惜的是,那已經成為我們現在回不去的童年美好時光。 . 我不記得後來那些書是被丟棄還是怎樣了。唯一確定的是,當年的那些兒童故事書,沒有一本留下來。 靜思.攝.行 2,949 觀看
李漾月——回不去的童年時光 我從小最熟悉的地方其實是一間觀音廟,我的父母幾乎每天都在那裡,所以我理所當然地三天兩頭就往那跑。除了星期一以外,因為星期一是寺廟的休息天。 觀音廟很小,周圍都是棕櫚樹,我不記得小學時的觀音廟是什麼樣子了,只是記得很小很小。 我印象深刻的大概是那天吧。我靠著牆角的龍柱,望著這如今成了富麗堂皇的大廟,二十一歲的我開始回憶起那時候。 那時候的我大概是七八歲吧。 頂著有點像蘑菇的髮型,白色背心和短褲的包裹下是一身曬黑的麥色皮膚,腳穿著大一號的藍白色人字拖鞋,身型比一般女孩高大到不像女孩子的我擁有與外表不符的興趣。 我看起來就像個野孩子,興趣像是那種專打欺負弱小孩子的大姐姐。但其實骨子裡不是,我只喜歡躲在寺廟的桌台下靜靜看書。那裡有點暗,還有點油漆味就是了。 這天我又躲在桌台下看書時被父親趕了出來。哼唧唧的我不滿被打擾看書的時間,於是我就一肚子氣地跑了出來,準備來個小小的、任性的 “離家出走”。 廟外是一條充滿小碎石雜草的路。 頭頂著熱死我的大太陽,我像個無頭蒼蠅一樣沒方向的亂走。 不知道走了多久,看到了很多房子和電柱,我口乾舌燥也流了好多汗,心想找個地方休息一下,再繼續我的 “出走”。 這時,聽起來很熱鬧的敲鑼打鼓聲吸引了我往聲音的方向走去。 我看到了一個很大的戲台,便走了過去看看。 那裡有好幾個人化著精緻美麗的妝容,穿著水袖的戲服,有的還舞劍弄槍的。 紅紅的唇咿呀呀的唱著說著,白粉覆蓋著面,大而有神的眼珠子。不知不覺中我已經坐在台前的地上,而不是那數十張空無一人的椅子上,因為我知道椅子是不能坐的,不論我看不看見都不會去坐。 就這樣,我一直看著台上的人表演,我在台下一直拍手。 我甚至忘了我的 “離家出走” ,只沉迷於眼前的表演。雖然我聽不懂唱的是什麼故事,可我仍用力地拍手。 直到表演結束後,我還在拍手。 而我當然也被出來找我而氣急敗壞的父母輪流 “愛的教育” 一番。 直到晚上我都會在夢裡見到那場表演。 翌日下午,我拽著父親的手到昨天表演的地方,可是那裡什麼都沒有了,彷彿只是我的一個夢而已。 可是我知道,那不是夢。 如今很小的觀音廟在我跌出玻璃窗外送院治療的幾個月後開始慢慢的變成大廟了。 在那觀音廟裡,我幹過太多傻不拉幾的事。 這些幾乎成了我的回憶的一部分。 風拂過。 我望著蔚藍色的天空,風吹動了屋簷下的銅鈴,我瞇著眼微笑著。 就算一切都物是人非,我也要沒心沒肺地笑嘻嘻去過未來的日子,我現在知道當年的戲子唱的是什麼戲劇了。 我吊起嗓子,唱起當年聽過記得的一段。 更多 投稿者 李漾月 主題故事分享 其他推薦閱讀 火花 火花——回不去的童年時光 我曾是個愛動也愛靜的孩子。 想浪的時候,就穿拖鞋打開鐵門,跑去門前鬧一鬧那些不知道誰養的小雞們。 跟它們說:“咯咯咯咯。” 它們只會回我:“吱吱吱吱吱。” 兩眼發光般望著我,似乎在和我說:“小屁孩,你一點也不像隻雞。” 偶爾開門沒看到雞群,我就會跑去採花喝花蜜。 噢不對,應該說吸花蜜,一點點一口口地吸,微甜的好滋味。 吸了的話就把它弄成花手環,轉個幾圈,把自己當成仙女轉圈圈。 偶爾沒… 甄才 甄才——回不去的童年時光 聽說,每一段回憶都有一種味道,一種顏色。 你的童年是什麼味道呢? 我們一家居住在一個鳥不生蛋的鄉村,這里人煙稀少,風俗淳樸,大部分的居民都從事農業。 綠色,泥土的味道。 我的家對面是一片綠油油的樹林,雨後空氣中瀰漫著泥土的芬芳。 雨停後,我和小伙伴們就在泥道上奔跑,手裡拿著用報紙折好的小船,尋找泥道上的積水,讓小船在水面漂流。 雨天摺紙船,變成了我和小伙伴的默契。 雨停後,大家手裡都會拿著折好的小船等待彼此。 黃色,甜甜的味道。… Wanderlogia Wanderlogia——回不去的童年時光 我的童年和別人不一樣。我的童年沒有鄉下的風景,我是個在城市長大的孩子。 在我五歲之前,我爸媽都是寄住在我姨婆家的。因為爸媽每天都要工作打拼,於是我姐姐和弟弟都交由我婆婆照顧,只有我跟在他們身邊。那些年,我的童年,我一個人過。 聽說我小時候不怎麼受姨婆家的小孩歡迎,每次看到我都急著把玩俱全收起來不讓我玩,爸媽深怕我到處搗蛋惹人厭,所以乾脆把我鎖在房間裡。每天從早到晚,我的活動空間就只有那小小的房間,一個人笑,一個人鬧。 剛開始,每次看到爸媽要去工作,知道自己要被鎖了,我都會大哭大鬧,可是久而久之,就習慣了。我每天沒事沒事就看看書,沒事沒事就塗塗鴉,沒事沒事就看看窗外的風景,聽聽當時的「第五廣播網」,看看隔壁種的芒果幾時熟。 童年的我,沒有人陪我玩,也沒有任何的玩具,但依然有許多美好的時光。房間外那小小的露台,站在那裡,我看到的,就是我的世界,我的電視大螢幕。每天傍晚,我都會站在露台看媽媽在樓下刷衣服,看著天色由藍轉紅再轉黑。我也時常在露台和隔壁家的印度阿姨雞同鴨講,阿姨偶爾還會送來幾顆美味的芒果。而我每天最期待的,便是飯後牽著媽媽的手去散步,呼吸那叫作自由的空氣。 爸媽都說我小時候很可憐,可是我想,如果沒有這樣的童年,就不會有現在的我吧。如果不是有書作伴,現在的我不會這麼愛看書;如果不是忙著塗鴉,現在的我不會這麼喜歡寫寫畫畫,把心情具體化;如果不是散步上了癮,現在的我不會這麼愛走動,到處蹦蹦跳跳。 雖然不太完美,但那些年在露台吹過的風,那些芒果的香氣,拼湊成了我完整的童年。 ———————————————————— 投稿者:Wanderlogia… 子怡 子怡——回不去的童年時光 「 二零零一年,那可是十九年前呀。」 我凝視著照片中玩得不亦樂乎的我,心想。 我雖然生於西馬,卻在東馬長大。在我年僅一歲時,父母因工作繁忙,就把我寄託給居住在沙巴的外公外婆。這一寄託,就寄託了三年。那三年裡,這兩人真的給了我一段很特別的童年。 何謂特別? 他們覺得:認識世界這回事,與其從字裡行間,不如親身體驗。 外婆會抱著剛滿三歲的我走過懸掛在高達40 米樹林高空中的吊橋;陪我從遠處觀看在樹枝上成群攀爬的長鼻猴;牽著我的小手走過歷史悠久的長屋。有時,她也會牽著我看她種下的花卉,讓我幫忙澆水,讓我像小馬一樣奔馳於她的小小花園。而外公呢,就會把這些片刻都記錄下來,好讓我這只 “小馬”… 2,937 觀看
哭包——被遺忘的小事 3 歲,奶嘴每次無故失踪,實力擔當 “哭包” 的我每次傷心得彷彿失去了全世界,所以新奶嘴們會整整齊齊一排九個放在冰箱等著我的寵幸; 9 歲,早晨 6 點在校車上屢次發揮 “哭包” 的實力,開啟長達整 2 個小時車程的 “個人演唱會”,企圖抓住最後不用去上學的一線希望,一般換來的獎賞都是藤條痕;15 歲,學校後巷各幫老大談判的啦啦隊,實際是臨時充當人數的 “茄哩啡”,主要負責湊一湊不懂哪個才是 “老大” 的氣場;19 歲,在麥當勞通宵熬夜背詞讀句眼冒金星的夜晚,還可以趁有空檔就向籃球隊長拋兩個媚眼,自我感覺良好像是一個認真讀書的妲己,實際是素顏朝天少不了的黑眼圈和爆豆的潘多拉;21 歲,面試期間低估了自身敏捷的自然反應,在試喝貴公司新出品的飲料環節時無法自控的迅速吐出……最終獲得入職通知和人生第一位職場領導結緣,等等等等各個階段的各種小事,成就了一個人的半生。無論是 18 歲時,第一次被心儀的對象直上一壘後,害羞、甜蜜、興奮、緊張、尷尬的瞬間;還是 25 歲,歇斯底里地吶喊和強而有力的巴掌支撐心碎的瞬間,經過時間的洗禮,它還是會逐漸地變小,慢慢地小至忽視甚至遺忘,只是在我們 “回憶起” 的當下,後勁有的是溫暖和感慨。記憶中孩提時期天真的疑問,兒童時期的頑皮,青年時期的叛逆,少年時期的迷茫和成年後的猶豫,多少個平凡的瞬間既不想忘記又免不了模糊的場景在深處中隱藏著,時而又若隱若現浮出腦海,那些被遺忘的小事顯得既感性又珍貴。這世間沒有完全相同的一杯茶。即使是用同樣的茶葉,水源,茶藝師,茶具等,在當下品嚐的一口茶,僅限於當下感受,下一口也無法和上一口完全一樣。如此,無需執著於上一杯茶,只管用心品嚐每一口茶,享受每一個小事的當下,足矣。幸福之一在於有人聽你說那些雞零狗碎的小事時,嘴角不經意地微微上揚……畫面真美真好看。 #被遺忘的小事15#全新徵稿企劃徵稿中#直接臉書私訊就可以投稿了 哭包 3,655 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