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出的故事,最想被聽見
31 Oct
史戴分·格羅茲《說不出的故事,最想被聽見》
投稿者:陳曉芬
丹麥作家凱倫.布利克森説過:「當你把哀傷放進一個故事裡,這些哀傷也就有了生命。」
我們每個人都藉由故事,來解釋自己的人生。有些人卻被説不出的故事給困住了。由於説不出口,他們只好透過其他方式來表述,那些故事會出現在夢裡,他們會產生症狀,或做出自己都無法明白的行爲,那些解不開的結影響著他們的生活、家庭,還有人際關係。
他們需要的,是找到對象傾訴與被理解。
美國心理分析師史戴分. 格羅兹執業25年,他擅長挖出那些莫名行爲背後的真實情感。他還有一枝特別會説故事的筆。他將自己超過5萬個小時的診療精華,寫成31篇觸動人心、精彩有如推理小説般的故事,集結成此書《説不出的故事,最想被聽見》。
父母對莉莉的忽略,帶給她難以撫平的傷害,再也無法信任人;一味地讚美,會讓孩子「放棄,停止學習」,只有「參與其中」,才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讓孩子明白自己值得被重視、傾聽。
被虐待過的孩子,在心中幻想一間不存在的「安全屋」來保護自己;菲立普謊話連篇,爲的是紀念過世的母親;面對出軌的先生,母親用裝傻獲得幸福,長大後的法蘭嫁給她父親的翻版,她成了她母親的角色;約書亞展開一段沒有性關係的性交易,是來自嫉妒太太與兒子的親密。
猶太人父親極力反對艾比嫁給信奉天主教的金髮男子,自己卻一直與是天主教徒的金髮女子凱西有染,艾比突然懂了,原來「心裡越抗拒的,其實越渴望。」;潘蜜拉妄想自己被傷害,原來是無法承受「被遺忘」的悲哀;不被父母允許表達情緒的艾瑪,長大後深受過去傷害的影響,需要靠服用抗憂鬱症藥物來穩定情緒。
父母嫉妒孩子——充滿活力、自在歡喜,更羡慕他們的潛能,這種特有的嫉妒之情,影響了與子女間的親子關係;蕾貝嘉欲念不斷,其實是想要再次感受到漸行漸遠的兒子需要她;研究顯示,當火災警報器響起時,大家不會主動行動。九一一攻擊事件裡,許多人原本可以逃出來,卻選擇留下。爲什麽?
面對改變,人們會猶豫,因爲改變挾帶著損失。
人總是抗拒改變。即使是好的改變,要我們自己做個小改變,聽起來比忽視危險狀況更讓人害怕。當我們離開舊習慣之前,總要知道在前方等待我們的是什麽樣的地方。如果我們無法確實知道,所謂的「出口」到底會把我們帶往何處,我們就不會走進去。即使是遇到緊急狀況,任何人都沒有例外。
艾蜜麗的父母藉由讓艾蜜麗成爲問題,而規避夫妻之間的問題,他們不是唯一的例子;人們利用新聞裡的災難及別人的悲慘來讓自己分心,而忽略切身的問題與責任;父母對恐怖的往事支吾不語,是爲了不讓恐懼進駐孩子的心;原來幽默,是一種隱藏傷痛的技巧。
安東尼是艾滋病帶原者,不久於人世。其它心理分析師不瞭解格羅兹爲何要浪費時間在這位病人身上?爲何不幫助其他還有未來的病人?
這讓格羅兹既震驚又憤怒。因爲他跟安東尼都清楚,心理分析幫助了安東尼克服了憂鬱和焦慮,也幫助了他能夠跟「未知」共生。套句他自己説的話:「還能活的時候好好活,必須死的時候也好好死。」
怪異的行爲背後,只因有説不出口的話;看似不起眼的童年事件,讓人囚困一生。這一個個説不出的故事,不只屬於這些個案,格羅兹更希望他從這些人物身上所體會到的感動也被人聽見。
不要錯過這本書,就如台灣諮商心理師蘇絢慧為本書寫的推薦序說:書的字裡行間蘊藏了格羅兹對於人心、人性、人生洞察的智慧之語,對任何人來説,它都會爲你開啓看懂生命的心靈之眼。
#BooKu
#讓書本找到對的人
#長期徵稿中
#直接PM小編就可以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