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團隊工作法
05 Jan

吳建國《華為團隊工作法》
投稿者:柳潔
“任正非提倡的 ‘人力資本增值的目標優先於財務資本增值的目標’ 的重要載體,兌現了華為先有人才,再有業績的長期承諾。”
所以,本書在人才的培養,挖掘上著墨了不少。我就我個人的理解和較為深刻的部分,分成以下幾點來分享:
1. 崗位輪值
就如一所大學的校長或只能連任兩年,後必須輪替之。這樣做,有幾點好處。一,不會形成一種永遠都是同樣一個人 “掌權”。同時,也因為需要受到評估而對自己的工作職份更加上心。二,讓其他的年輕人也有機會去認識和爭取這個崗位。三,除了認識這個崗位,有機會可以取得這個崗位,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個崗位,你的接替也意味著你對這個公司,這所大學,有更深層的認識。 (當然,像作者說的,公司內要有崗位輪值,是需要一定條件的。畢竟你必須常常進修,公司也需要培訓人才。這一切都是需要規劃的。)
2. “人才在哪兒,華為在哪兒”
“人才在哪兒,資源在哪兒,華為就在哪兒。華為盡可能為人才提供合適的場景、條件來激發創新。現在,華為在全球已經建立了 26 個能力中心,就是為全球科學家、專家提供一個平台,目的是要讓科學更好地造福人類、貢獻社會。” 吸取人才,是每個公司都需要做的事情。但是華為把這個人才範圍擴大到全世界。利用各個國家人才的專長來提升自己的專業。簡言之,這就是與世界接軌 ,給人才一個發揮的空間。
3. “徒孫制”
光有人才那還是無法解決公司規模越來越大的需求。所以啊,這所謂的人才,需要去培養新人,教導新人。你可能會有所顧慮,新人若是比我做得更好,那我豈不是就丟了飯碗?公司就實行了徒孫制,只要是你培養的新人有所作為,那都算在你這位上司的業績內。那新人以後也會培養新人嘛,那就是一代接著一代,而你的業績也會因此而受到影響。
4. “能力” vs “文化核心價值觀”
人才的挖掘上,除了是公司的主動挖角,也有面試者被動來面試。這個時候考官就得有雙犀利的眼睛啦。這所謂的犀利啊,會有個問題。如果一個是能力很強,但是與公司文化核心價值觀不同;另一個呢能力差強人意,但是與公司文化核心價值觀一致。那你會選擇誰? 到底是能力較為重要,還是文化核心價值觀呢? 作者表示,能力差強人意,但只要願意學習,經過培訓還是可以進步的。但是文化核心價值觀就不同了,理念一開始就不一樣,那要怎麼達成一致的方向去努力,這會是一個較為為難的場面了。
5. 長期激勵法。
為了讓員工能夠更努力地為公司,也讓他們的努力得到回報。華為公司會分派股份,每年可以獲得一定的分紅。甚至,讓滿期八年的員工可以提早退休。前者的分紅,會造成一定的問題。因為每一年都有一定的股息,這導致老一輩的員工開始陷入懈怠的狀態,不再如之前一般的奮鬥。當然,為此華為接著又實行了一些新的條件。這裡就不一一講述了。
6. 大企業的問題
大企業會有大企業的問題,但是規模較大的企業都有著一定的資源池和系統化來撐著。但這些問題,不外乎回到人身上。如:領導者不再對下屬有著緊密的了解。也因為如此,領導者對於會說恭維的話的下屬,將會重用之。這裡引述原文:
『傳話變得大有用途。隨著團隊人員的增加,領導對每位下屬的工作會越來越缺乏了解。此時,傳話的殺傷力就變得非常強大。不管是無意的指責還是故意的挑唆,都容易讓領導信以為真。本來是你的失誤,通過花言巧語,就可以輕易地洗脫並轉嫁到別人頭上。同事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原本兩位同事的合作關係如閨蜜般融洽,你只要稍微 “插足” 一下,經常嘮叨幾句某位同事對另外一位同事的負面評價,他們兩位就很有可能漸行漸遠。而作為第三者的你,可以獲得 “兩邊下注,雙面得利” 的效果,何樂而不為呢?當下的各種宮鬥劇,呈現的正是這種 “鉤心鬥角,爾虞我詐” 的組織局面。』
7. 對管理者的要求
所以緊接著的第七點就會和第六點有所掛鉤。作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不僅要會管事,還要會管人。管理者必須有著情感強度,哪怕是與你關係甚好的下屬都得一切透明公平處理。除此之外,管理者若要把這條路走得越遠就得不斷進修,讓自己具備了更廣大的視野。(這也意味著幹部若想成長為真正的 “將軍”,並進一步成為領袖,就需要有大視野,要從 “術” 上的先進跨越到 “道” 上的領悟,進而在商業、技術模式上有所創造。)
8. 華為大學
華為公司,為了培訓人才,並給每一個員工都有著屬於自己一套的培養方案。他們甚至設立了華為大學(不同於一般大學)。重在實踐,案例分析上的培養。在 Mooc 上也有著千多門的課程學習。為了協助不同的員工,他們還開設了 spoc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來追踪他們的學習。公司能有這樣 E-learning 平台,真的讓我好羨慕哦!
作者曾經是華為的副總裁,他每一筆寫下的管理學知識,都讓我獲益良多。雖然我只是一個普通員工級別,但是透過此書,我想我的視野,或我對全局的掌握會有一丁點的進步。所以,在這裡也推薦大家!
不同領域的知識與經驗,都會衝擊著我們的生活,我們的認識。
————————————
投稿者:柳潔
臉書專頁: Liewcyeh_readingspace
Instagram:@liewcyeh_readingspace
#BooKu
#讓書本找到對的人
#長期徵稿中
#直接PM小編就可以投稿啦
《華為團隊工作法》訂購鏈接:http://bit.ly/booku08012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