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蘭·保爾森《焦慮世代》


投稿者:阿琦



有時候只要一個簡單的問題:“要是……怎麼辦?”,就會逐漸把一個人推向永無止境的焦慮漩渦中。

“要是我的頭痛是腦膜炎引起的,怎麼辦?”

“要是我現在死掉,怎麼辦?”

“要是我是戀童癖,怎麼辦?”

這本書取名為《焦慮世代》,但書裡談及的,其實是困擾現代人的各種精神問題:憂鬱症、焦慮症、強迫症、恐慌症等。

有別於專家們通常以心理學或神經科學去剖析精神問題,身為社會學者的瑞典作者,則是以社會發展歷史和哲學的視野切入,告訴大家:我們究竟是如何讓自己陷入焦慮、自我批評、自我懷疑的泥沼中?

什麼是焦慮和擔憂?

它們源自我們的反事實思維:一種對不存在事物的想像。這不是關於世界的事實,而是一種對過去/未來的假設。

這本是我們透過學校和學習而獲得的抽象思考能力,讓我們不再受限於現有環境的束縛,思想上更自由自在。

然而我們卻更常將反事實思維用於個人責任和選擇:

i) 思考關於自己的未來與過去。

ii) 思考關於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我們進行反事實思考的頻率,已經高到對我們造成負面影響。但人是沒辦法不去想某個念頭,越是壓抑,意念就會越強烈。

“人類的意念遊蕩飄忽,但分心走神的思緒上不快樂的。思考不存在的事情是種認知功能的成就,但人也為此付出情緒代價。”

為什麼我們會焦慮和擔憂?

時間

過去狩獵採集者的生活方式讓他們對時間、未來沒有概念,只專注當下。

隨著工業化資本主義的發展,鐘錶的發明與時間的同步,讓我們與自然時間脫節。我們的日常生活受到精準時間的製約,未來也在眼前無限延伸。

工作

工作固然有風險,但人們卻在工作裡找到安全感。 “任何形式的勞動,都將我們從做什麼及為什麼做的問題中解放出來。”

一旦離開有標準流程、明確規範的職場後(如放工、假期、退休),面對生活其他充滿變數的領域時(如人際關係、家庭)更顯得焦慮。

另外告別手作而依賴機器,加上更細緻的分工,讓勞動者無需思考,卻同時也不習慣與不確定性共處。

其實,我們原本就清楚意識到世界充滿各種風險。但經過媒體與政治的渲染,某些風險就成為主流:恐襲、災難、病毒等,誘發焦慮和恐懼。此外,生活中有四個風險區域:宗教信仰、性、侵害和人際關係,都讓人在難以啟齒的自我懷疑中產生焦慮和憂鬱。

“沒有人能真正擺脫不安全感與不確定性。”這是此書給予我最強而有力的結論。

我們都想擺脫腦中的思緒,也試著透過不同方式分散注意力,卻往往行為成癮:社交媒體、藥物、酒精、性……

然而作者也沒有明確地提出面對焦慮的方式,只是提及“接納”這個老生常談的智慧,和呼籲政府採取直接的行動解決社會裡的精神問題。

但這終究不是一本教讀者安撫焦慮的工具書。只是當我從作者梳理人類自古以來的焦慮脈絡時,竟然覺得療愈,有種 I’m not alone 的感覺。

既然風險無法避免,焦慮也是一種常態,我們何必抗拒?

和不確定性共處,也和不確定性引起的焦慮共處吧。

#BooKu
#讓書本找到對的人
#長期徵稿中
#直接PM小編就可以投稿


《焦慮世代》訂購鏈接:https://bit.ly/booku031122


喜歡阿琦文章的讀者也可以逛逛她的專頁哦: http://www.imbookq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