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
05 Jan

余華《活著》
投稿者:野島種火
讀《活著》只用了兩天,卻頻頻淚目,友人問為什麼?
“因為,太開心了。”
這是生平第一次會 “開心得想哭"” 。後來斟酌了一番,才明白自己竟已不自覺地跟隨主角的喜怒哀樂。興許是書齡不高的緣故,沒有一本小說讓我這樣過。我為主角的每件小事感到喜悅,欣慰,也為每個角色身上蓬勃的生命力所深深撼動。這種感覺,甚至讓我忘了書中一個個死去的人。
余華先生筆下的那個年代,中國正值動盪時期。從中日戰爭,國共內戰,大躍進,到文化大改革,普通市民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死亡更是如呼吸般司空見慣。但也正是這樣艱難的年代,才能造就骨子裡樂天如命的人。
主角福貴的家族從光輝走向沒落,一次次重擊下,再沒有復興的可能。他們一家人雖過上了苦日子,卻沒有將生活過得硝煙瀰漫。相反,他們活成了人間最美好的樣子。福貴家的每個成員都是守望相助,重情重義之人。福貴間接害死了自己的父親,母親也沒有遷怒於他。小女兒鳳霞三歲便下田幫父親幹農活,卻沒有絲毫抱怨,反而每天樂呵呵。
有句話說::“心裡很苦的人,只要一絲甜就能填滿。” 福貴再累再不堪,他從來不覺得自己苦,因為他有家珍,有鳳霞,有有慶,有苦根。有慶賽跑第一,他為兒子驕傲;鳳霞嫁了戶好人家,他高興到落淚。老年後的福貴,終於攢夠錢買一頭老牛替自己犁田。老牛缺乏體力,於是他不時就得哄騙它,旁邊家珍,鳳霞都拼了命地干活呢……但那時候,哪裡還有家珍,鳳霞,有慶,苦根?
都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老天雖一次次將福貴從死神的手中救出,但最終還是要他為自己的年少輕狂付出代價。所以,在《活著》的世界裡,命運是公平的。它剝奪了福貴豐足的物質生活,卻給於了他遠比那些更寶貴的財富。只有一顆懂得珍惜的心,才能誕生親人之間真誠堅固的愛,才能直至最後一刻,依然堅信親人沒有真的離開過。根本沒有人死了。
放眼如今的太平盛世,按理說,親人之間應該比以前更親暱更常來往才對。但事實是,現代人雖無性命之憂,卻必須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謀生。小孩要唸書,大人要掙錢,但工作再忙,錢再多,最重要的仍然是親情。人生本無常,千萬不要等到 “子欲養,而親不待” 才驚覺鑄成大錯。
時刻活在當下,方可謂《活著》。
#BooKu
#讓書本找到對的人
#長期徵稿中
#直接PM小編就可以投稿啦
《活著》訂購鏈接:http://bit.ly/booku08012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