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數位孿生
書名:《我的數位孿生》 編者:李宣春 讀後感投稿者:林展邦
科幻本冷門,而科幻文學屬類型文學,市場更有限,我身為中學生,直到《流浪地球》橫空出世才難得探索科幻領域,理解頻頻出現的剛體洛希極限為何物,方向盤設計為球狀是否合理。當然,科幻文學和其他類型文學,乃至主流文學的定義都一樣,以不同的背景述說著屬於人類過去的無盡史詩,以及對未來的無限思考。我想科幻文學更注重為人類描繪未來走向,《我的數位孿生》確實符合這一點。
以《唯有科幻可以完成》的訪談為例,周若濤和龔萬輝最早的科幻啟蒙都始於小叮噹。和《流浪地球》一樣,小叮噹勝在足夠經典,劇情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未來世界的小叮噹幫助過去世界的大雄,隱約透露出未來也存在需要修正的瑕疵。“科幻的題材也許從來着重的都不是科技的進步,而是人類內心的不足”,正是我們在大致和平的年代下更加忌憚悲苦的緣故。啟蒙以後數十年,周和龔各自出書,在訪談中也對書中內容提出思辨,比如《蒙面戰紀》的極端強權,《人工少女》安靜的莉莉卡,無一不是科技產物,卻都生於混亂,或造就混亂本身。
小說輯中,李承澳的《尋常一日》以更極端的方式論證。延續海外作家對科幻文學對烏托邦的定義與描寫,阿古所在的世界完全恰到好處。人工智能Omega能夠處理一切,安排日程、批量生產電影(有點像上個月震驚世界的Sora)、改變景物都不在話下,阿古卻活得不快樂。人心複雜,如打成死結的蛛網,我們很難以一個段落形容美,即便AI演算法也無法迎合所有人的理念和觀感。阿古思考“日日重複的事情,看似無聊,但你能說它沒有價值嗎?”,似乎驗證空虛感一直都以不同的方式存在。
新詩輯有些作品回到現實。若不是《第47名》留下附註,我也許不會知道它想為唐氏症人士——“不完美”的少數群體平反。耿耿以最大程度的括號講解全詩,歌頌愛心(只展現在家門外的愛心)顯示社會大眾對他們的歧視,父母不維護自家孩子,卻“一偵測到/就被打下”的心理活動。《第47名》也存在許多易於解析的意象,比如外星人,形象地描述唐氏兒典型而異於常人的面部特徵,是一首入門級別的詩作。
《我的數位孿生》集各類文體於一身,主編邀請不同世代的作家以風格迥異,題材鮮明的作品展現心目中的科幻文學。作為馬華文學專題,這是一次難得的嘗試,或許足以激起本地文學愛好者的熱愛,而不僅限於青少年讀者及少年小說的常見配搭。不少負責搭建此書一欄的作者都樂見科幻文學崛起,這就是《我的數位孿生》存在的理由,文學的小世界總不能也徒增缺憾吧。
【更多精彩的讀後感在 BooKu 官網】 https://www.bookumy.com
#BooKu #讓書本找到對的人 #讓閱讀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