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慕姿《情緒勒索》


投稿者:黃瀞璇



情緒界限的重點在於,我們得明白就算被最在意的人(親人、朋友、愛人)拒絕了自身需求,並不代表他們拒絕或討厭我們這個人。

另一方面來說,我們要學習在面對他人的拒絕時,依舊要尊重他人,以及適度的調整內心的失落感。

拒絕需求,不應該是懲罰他人的手段;答應需求,更不應該是獎賞他人的手段。

在答應任何人的需求之前,必須先衡量自身狀況,而避免過分勉強自己;開口提出要求之前,必須做好心理準備來面對可能會被拒絕的情況,並且體諒對方的感受和立場。

答應請求和給予幫忙的前提,應該是因為“我願意貢獻自己的一份力,是因為現在的我有辦法去辦到這一回事。即使我拒絕了你的請求,更不代表你這人對我而言不重要。 ”

不管是哪種關係都好,我們願意點頭答應,必須是發自內心的同意和愛惜對方,而不是以憤怒或威脅來達到目的,滿足自身的需求而忽略他人的感受。

情緒勒索者、被情緒勒索者同樣都是被焦慮和恐懼給綁架的對象。

只是一個是把情緒責任丟給他人,而另一個則是把不屬於自己的情緒給扛起來。

但這本書所強調的,不是把矛頭指向情緒勒索者。作者更加強調人們要換位思考,進而明白為什麼情緒勒索者會做出這樣的舉動,而什麼樣的人會容易遭到勒索,並且要如何自救和改變。

最重要的點是必須得肯定自我價值和認可自己的感受、情緒。

就算在日常生活中搞砸了一些事,不代表你這人糟透了,甚至是近乎毫無價值的地步。
你只是“做不好”,不代表“你不好”。

這是書中我最喜歡的一段話了。

你可以努力增強自己的實力,但不代表現在的你不夠好,進而否定你客觀的成就。

我們不應該過分逼迫自己,也不應該盲目的追求“我還能更好”。

人,不必追求什麼,甚至是要達到什麼樣的成就,才有活著的意義和價值。

能夠活著和存在於這世上就是有意義的了。沒有什麼比這來得更美好、純粹的事情。

要是平時做什麼都力求完美,並且不停壓抑著情緒的自己,做出了微小的失誤或失敗了,人真的不會崩潰嗎?

到最後我們所獲得的,終究只有“空虛”二字。

不要淡化你的傷痛,更不要美化他人帶來的傷害。稍微停一停,好好地端詳內心遍布的傷痕,以及被自己強行忽視的委屈和難過。

如果連你都不心疼和尊重自己的感受,每次都把自己的需求擺在最後,別人是不可能會珍惜你的。

表達感受和需求,是在建立一個人的情緒界限。

情緒界限並非情緒底線。

界限,是讓人更清楚地明白,倘若要和你這人交心、互動、甚至是建立起羈絆的過程中,讓對方明白什麼是你能接受的,什麼是你所討厭的。而後在兩人逐漸深入的交流後,彼此漸漸做出調整。

情緒界限,是讓人理解你的感受,珍惜你的存在。

任何感情都是相互的,我們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的感受之時,也不可以忘記尊重別人的感受。

作者最初的想法,就不是強調在情緒勒索之中,究竟是誰對誰錯。

而是要我們明白,究竟是什麼樣的因素導致了這種不愉快的現象發生,讓讀者更深入的明白雙方(情緒勒索者和被情緒勒索者)的心理狀況,進而達到換位思考的地步。

當你懂得站在不一樣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時,自然會越來越明白別人的感受和想法,也能達到借鑒和醒悟的效果。

不要責怪,而是理解,然後學習。

療愈內心和精神,從來都不是要製作更多的仇恨、紛爭,而是包容及諒解。

我所理解到的,大概就是如此了吧。

#BooKu
#讓書本找到對的人
#長期徵稿中
#直接PM小編就可以投稿


《情緒勒索》訂購鏈接:https://bit.ly/booku1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