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育立(皮皮老師)《從畫畫覺察孩子情緒》


投稿者:健美



孩子:爸爸媽媽,你們看,我畫的美不美?

爸媽:美!我們家寶貝畫的最美了!

我相信以上對話對於一般父母來說,並不陌生,但我覺得除了稱讚孩子的畫之外,不妨花點時間與孩子聊畫, 因為畫中都藏著孩子內心世界的秘密。

作者,皮皮老師,透過無數的畫來了解小孩的內心世界,並拯救了許多戶家庭,協助修補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皮皮老師認為孩子的創作,常常反映出內心想法。

在分享書中原則前,老師註明,孩子自發性,隨意的圖畫創作較能真實地投射出內心;而上美術課的作品,大人指導過的作品, 畫漫畫人物或素描技法練習的作品,都較難觀察孩子的內心。

我來分享書中的其中一個原則, 是關於“孩子重視的是……”

(一)大小

孩子畫的人物大小,並不只反映人物客觀的大小,也有可能代表著此人在孩子心中的價值。例如孩子多數會把媽媽畫得好大,這也代表孩子比較重視媽媽。

(二)位置

紙上的每個物件擺放位置都有心裡投射。通常“畫面中間” 是最重要的領域,所以孩子會把心中認為重要的人事物畫在中間。

(三)出場順序

孩子心中越重視,越喜歡的人事物,就會越早想到並先畫出來,塗色的順序也值得觀察。

(四)細節

孩子心中越重視的人事物,就會花越多時間和精力在畫,自然描繪出較多的細節,最常見的就是孩子迷上飛機,所以孩子在畫飛機時,可以看到他畫出好多飛機的細節。

以上原則供參考,提供我們推論的“可能性”,所以也沒有說一看到符合原則,就是心理有問題,反而要以開放的態度與孩子不斷地深入討論,才能得到最接近的真實情況。

書中除了分享原則之外,還分析一些案例。老實說,還沒讀這本書前,我看這些畫,並沒有發現有什麼不妥的地方,直到閱讀老師的文字後,才發現原來這些細節,反映出孩子的內心感受。

其中一個個案,畫中的媽媽的腳被長裙蓋住了,我覺得一般人看到時,會覺得還好,但老師卻覺得有問題,再看回孩子其他的作品,很多張畫裡的媽媽都是沒有畫腳。這反映出孩子在潛意識裡認為自己沒有行為自由,經常被限制,後來確認後,那媽媽的確管教孩子很嚴,雖然孩子都乖乖照做,但其實內心情緒很低落。老師進一步引導這位媽媽做更多的連結及察覺,原來孩子的外婆也是管教嚴厲型,所以導致媽媽無意識中繼承了這種管教方式。

幸好,媽媽即時發現並改過,悲劇才沒有機會上演,你說,一張畫圖是不是能改變家庭的一生?

【第二週徵稿進行中(1-4-2023 至 7-4-2023)

作品將於(8-4-2023 至 14-4-2023)刊登】

投稿鏈接:https://bookumy.com/first-year-anniversary/

#BooKu

#讓閱讀美好生活

《從畫畫覺察孩子情緒》訂購鏈接:https://bit.ly/booku030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