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幸福遠去的時代
22 Mar

威廉·格納齊諾《幸福,在幸福遠去的時代》
投稿者:李政
作為一個標準的視覺動物,會在書堆裡選到這本書我自己認為非常不意外。除了書名以外,封面上的圖案有一種強烈的孤獨感,再加上它就靜靜的 “一個人” 躺在那裡。那種寂寞的感覺,我懂。我也總是很幸運的,極少因為我膚淺的以貌相 “書” 而看走眼過。這或許是買書人長期以來訓練回來的獨特嗅覺吧。
我們都是普通人。我們都會選擇去追求幸福,我們也有權利去追求幸福。只是,在幸福遠去的時代,到底什麼才是幸福,我們又要怎樣把幸福牢牢掌握在手中?我想,每個人對於幸福的定義都不盡相同,可能很簡單,也可能很艱難。每個人追求的方式也不一樣,可能很積極,也可能很佛系。
我已經走過了人生的四分之一。接下來的路,可能還很長,可能只剩下很短,一切都是未知。但是在這四分之一的路途上的不同階段,我對幸福的想法和追求也總是不一樣。
6 歲的時候,因為上的是基督幼稚園,每個星期三都不需要上課,學院每個星期三都會把學生聚集在不是很大的客廳(比起禮堂更像客廳),大家盤腿坐下來看著很大的電視機上播的有關基督教的電影。對我來說,每個星期三,是最開心的日子,因為不需要上課。我就坐在底下作弄朋友,玩手指。現在想回去覺得很好笑,也很單純。雖然老師很頭痛,但是我很快樂。
12 歲的時候,情竇初開。那個年紀的小孩子總是喜歡起哄著誰喜歡誰,而我也就這樣開始我的早戀(Puppy love)。我還記得,她的家就在離我家不遠的地方,她跟她的外婆一起生活,父母都在新加坡上班,所以平時生活上也沒什麼被干涉。雖然我們是同桌,我們還是會用寫情信的方式來聊天。就算是在周末,我也會花時間寫一封信,裝模做樣地放進信封裡,在信封上寫著 “XXX收” 的字眼,然後用百米的速度跑到她家門把信投進她家的信箱,再用 Nokia 3310 發短信給她,叫她收信。就這樣一直到畢業,她上了獨中,而我上了國中,慢慢地我們也失去了聯絡。到現在,我還記得她的眼睛和她的笑容,對於當時的我來說,在讀她寫的信的時候,應該是最幸福的時候了吧。
16 歲的時候,我加入了學校的華語辯論隊,認識了一班總是不斷在互虧,玩鬧,整對方的 “豬朋狗友”。因為是國中的關係,華人是少數,我們打辯論是沒有資源,沒有教練的,全部都是靠我們自己去摸索和靠學長學姐打下來的基礎。我還記得那時候我們每兩個星期就會在校內打練習賽,然後練習賽的前一天,晚餐後,我們都會在其中一個朋友的家裡過夜通宵準備論點和稿子。為什麼需要熬夜呢?因為那個漫長的夜晚的前半段都在玩。其中一位楊先生最可憐,每次都在我們睡了以後幫我們改稿子。對於當時的我來說,那段時期應該是我中學時期最幸福的時候吧。距離那時已經 10 年了,大家各奔東西,一年未必可以見得上一面,但我們到現在都有保持密切的聯絡,有好玩的,有好笑的,有煩惱的,我們都會彼此分享,討論。甚至到現在,我們都會時不時討論一些比較熱門的議題,但那已經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上面分享的幾段幸福時刻,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那時候的我,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握住了幸福。這裡的情緒並沒有後悔,而是感慨。幸福總是在幸福遠去的時候才會被細細品嚐,我想這也是所謂的成長吧。
上了大學以後,幸福的樣子慢慢變得模糊,或許是因為環境變了,也或許是因為變得越來越世故了。當日子繁忙到你沒有思考的餘裕,你要怎樣知道自己想要的幸福是什麼?是物質嗎?還是心理層面的滿足?可能現在的我只要可以在一家安靜的咖啡館裡喝一杯咖啡配一本書就已經是無比幸福的時候了吧。只是現在要出門都是奢侈,走在路上都是心驚膽跳,什麼時候才能如願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呢?
願也在尋找幸福的你,平安喜樂。
——————————————
投稿者:李政
他說:最享受的事情是自己一個人上咖啡館喝意式濃縮邊望著窗外發呆,或是在家泡一壺茶,埋在書裡游泳。
#BooKu
#讓書本找到對的人
#長期徵稿中
#直接PM小編就可以投稿啦
《幸福,在幸福遠去的時代》訂購鏈接:http://bit.ly/booku23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