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道猴子的一生
23 Aug
Eric Duan《山道猴子的一生》
投稿者:鄭詠介
這部影片沒有一幕是真人拍攝,卻又比大多數影片都來得寫實。這是一個失速青年的悲劇,卻也是在現實社會中我們常常看見,卻又常常被忽略的悲劇。
影片敘述了一名身處社會底層的青少年(以下簡稱猴子),為了獲得他人認同而投身機車競技,最終落得一身負債、眾叛親離,以至於車毀人亡的悲劇。儘管影片的畫面質量粗糙,配音更是令人不敢恭維,但影片還是非常寫實考究地呈現了現今身處社會底層的青少年那暗無天日、看不見未來,只能用物質和社群媒體來博得慰藉的空虛。更令人難過的是,這樣的現像不會只出現在台灣,馬來西亞也是隨處可見飆車黨,而幾年前蚊型腳踏車的悲劇,仍舊令人悲歎。
若要為影片中所有的悲劇找到共同的成因,我認為是階級固化。猴子多次強調自己薪水不高,經常要加班才能讓手頭稍微寬裕,但又同時因為要博得他人關注而貸款購買有瑕疵重機並進行改裝,導致自己常常入不敷出,賺來的錢只能償還利息,陷入惡性循環。影片後期猴子的重機壞掉之後,陷入財務困境的他最理性的選擇應是賣掉止血,但他為了自己的虛榮,依舊投入大量的錢去養著重機,最終搞到自己眾叛親離。
這樣的現像其實反映了一個很重要的社會矛盾,即很多社會底層的人為了找到自己的社會認同和自我價值,但又在工作中看不到前景和未來,而只好投入花錢即得的虛假關注之中,深陷惡性循環而渾然不知。而那些已經來到人生勝利組的人們則對底層人們的這些“騷操作”抱著鄙夷的態度,嘲笑他們缺乏理財知識又不夠努力,難怪只能在社會底層苟活,發生悲劇時更多的是認為他們活該如此,而甚少思考為何人類文明來到今天,卻依舊接不住這些在底層水深火熱的人們。
成功的人往往會忘了,如果可以選擇,誰想在底層?
《貧窮的本質》一書中告訴我們,貧困人群會優先解決他們眼前的問題,而很難進行長遠的思考和部署。 《稀缺》一書中也告訴我們,人們生活中的匱乏感會佔據我們的認知頻寬,導致我們無法理性思考和長遠部署。而底層人們的“貧困”不只是來源於金錢上的匱乏,而是他們從小就被告知“成績不好就無法出人頭地”“要賺很多錢才是成功”“要有好的工作和形象”等等,彷彿一個人的修養和善良都不重要,而是重視那些外在的、可量化的東西。
而社群媒體的出現更加劇了這樣的情況。以我在教育現場為例,這幾年來越來越容易看到許多學生對成為網紅、電競選手、直播主等趨之若鶩,理由不外乎是這些職業看起來光鮮亮麗,又很容易賺錢,卻看不到他們背後的辛苦付出。而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對外表的重視也越來越極端化,越來越多女生化妝和減肥,談戀愛也變成帥哥和美女在一起享受大家的艷羨。
現今社會將真正的成功變成一場分數和金錢的數字競賽,硬生生將社會割裂成及格和不及格,卻又看似很善良的告訴他們可以追求那些似是而非的虛假成功。於是我們會在影片中看到猴子不停炫富、不停說著自己有多厲害多成功、不停利用著朋友和粉絲,也會在現實中和網絡上看到很多急著發表“高見” 、將他人踩在腳下、發表厭女或仇恨言論的人。
但都搞到這樣了,我們還能如何扭轉目前的局面呢?
《收入不平等》一書中告訴我們,解決貧富差距是提升全民價值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方法,因為在貧富差距越大的社會中,“社會評價威脅”就會更嚴重,導致人與人之間更容易互相競爭和比較,更容易出現零和博弈和互相利用,更缺乏互相幫助和真誠付出。階級固化的結果,是讓許多人無法從工作中看到前景和價值,還要時時擔心自己被社會淘汰,若我們沒有意識到這是社會整體的問題,而繼續責怪底層人民不努力,那我們又和那些只會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的人有什麼區別?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一書中也告誡我們,社群媒體無法取代真實面對面的社交。活在社群媒體時代的我們並沒有因更加容易取得聯繫而獲得好處,反而更容易因為朋友已讀不回而焦慮、因為按讚數太低而失落、因為陌生人的批評而難過。在現實中無法獲得成就感的人更容易依賴社群媒體,但社群媒體只會帶給青少年更多的憂鬱和難過,讓他們變得自卑和虛榮。科技源於人性,但我們忘了科技無法取代人,否則空虛的更空虛,釀成悲劇也只會是時間問題。
猴子豈止會出現在山道?那些在高速公路上疾馳的、在網絡上散播仇恨的、在低級娛樂中無法自拔的,與影片中的猴子有何區別?而我們這些整日訓斥他人不努力、看不起底層社會的人,和真正有“人”味的人,又還有多大距離呢?
有興趣投稿的讀者點擊以下鏈接:
https://bookumy.com/submitarticle/
#BooKu
#電影裡的人生
#長期徵稿中
《山道猴子的一生》影片鏈接:https://youtu.be/GqNB_mZGo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