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心理師
21 Nov

畢淑敏《女心理師》
投稿者:野島種火
“就像喝一大壺白開水,感覺淡淡的。”
讀過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只覺得什麼時候是個盡頭呢,接著就是走神……結果,這本長篇小說不算厚,卻耗了我一個星期又四天才看完。
主角賀頓,就是書中的 “女心理師”。雖頂著心理師的頭銜,她的日常工作也無非在診所見見來訪者,聽聽他們訴苦水。除了大芳與老鬆的故事,其他故事都不怎麼出彩的情況下,賀頓的個人經歷反而更受矚目。鄉下姑娘隻身到城鎮生活,本就艱苦異常。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為了站穩腳跟, 賀頓自有一套冷血作風。在現實與自身需求的權衡下,寧可放棄黃金單身漢,轉而嫁給瘸腳的失業人士,只為得到優勢地段的房契。也就是用自己的終身大事換一個安身立命的診所。此外,服務於各種目的的肉體關係更是不足為奇。比如,跟猥瑣中年男子以買入三無保養品為前提所做的肉體交易。比如,為了探尋自己內心的黑暗,可以和只見過幾次面的老教授發生性行為。
很難想像這樣一個女人能和如此高尚的行業掛鉤,對吧? 但,賀頓同時又是盡職盡責、率直擔當、敏銳果敢、不吝付出的。
也就在我繞完一圈後,才發現了作者鋪排上的巧妙。
——————有雷分享——————
從一開始,作者利用大芳和老松這對令人迷惑的老夫妻營造神秘感,中間若無其事在各種來訪者故事中穿插賀頓的經歷後,又再一次把老夫妻事件搬出檯面,成功把賀頓引去拜訪一個奇奇怪怪的老教授後,最終迎來涅槃。甚之,一切精心設置的錨點,從大芳用割掉腎脾胃來換老公的愛,到賀頓原生村落的貧苦人們賣腎脾胃來換三餐溫飽,所營造出來的水到渠成,首尾貫通,都只為了表達: 人無論經歷了多少,總要回到原點的。
阿德勒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原生家庭” 潛藏著每個人解讀世界的方式,是每個人生命中決定性的第一章。好比我們常將小孩比喻成純白的畫紙,好的影響會在小孩的內心鑿下一口源源不絕的自信泉眼,而壞的影響則化身為一隻躲在暗處的黑色怪獸,只要稍不留心就跳出來咬孩子。最可怕的是,原生家庭的傷害雖然也有被治癒的可能,但更多時候,會伴隨一個人直到死去。就像一個乞丐,即便有天大富大貴,也永遠無法擺脫那種 “有這頓,沒下頓” 的恐懼感。
原生家庭的傷害,是刻在骨子裡的。
賀頓就屬於此例。即便她在現實中如女強人披荊斬棘,下半身的冰冷依然如影隨形。當初她也是為了解開自己身上的謎團,才決定當一名心理師。初衷無可置否是好的,但她一路往上爬的吃相又極其猙獰。
自賀父拋妻棄女後,賀母為了賺錢養活小賀頓,又要看顧小賀頓無法長時間離開家,不得已只好去賣 “第三隻眼睛”。加上後來的變態繼父在賀母死後又用搽了風油的利器性侵她。我想,當時的賀頓雖心性尙幼,卻肯定非常恥於這個被玷污的身體,以致潛意識為了不傷害這小小身軀而選擇封鎖記憶。到後來遇到高貴淵博的賀奶奶,她才知道原來天外一切皆有可能,才會由原本的絳香改名賀頓。但原生家庭和環境的影響卻是長遠的。肉身交易的背後,是對性的逃避; 不擇手段的背後,是不受老天眷顧的人們對命運的頑劣抵抗。
此外,作者還創造了兩個同齡女孩襯托賀頓的蒼涼。沙茵無疑是一朵城鎮里長大的溫室小花,待人處事溫潤大方。老公有錢,工作不過是打發時間。我想,賀頓是打從心底羨慕沙茵的,羨慕她從來不用掩飾身上的不堪,也羨慕她永遠不需要像一隻嗜血的野獸一樣,面相醜陋地在獵物前伸開利爪。
湯小希的身世則跟賀頓更像,都是在底層討過生活的人。是她給了賀頓在城市的第一份雜工,也是她願意在最窮的時候替賀頓湊錢開診所。她們理應是惺惺相惜的姐妹情。那,為何她會對湯小希想當心理師這件事持有那麼強烈的厭惡呢? 湯小希原本滿以為賀頓成功後肯定也會提攜自己,萬萬沒想到最後盼來的卻是她為了維護 “心理師” 原則,而不顧往日的情義,決定拆股。賀頓又憑什麼,一看她滿身流行打扮,聽她滿嘴生意經,便揚言她不適合? 難道湯小希跟她當初急著掙錢的處境不像嗎? 一開始她也是不擇手段的啊!
雖然湯小希蠻可憐的,但賀頓的鐵面無私也值得點贊,但我還是禁不住想:賀頓其實可以跟湯小希好好說啊。賀頓再慘都還有賀奶奶,但湯小希沒有這種精神的啟蒙人,自然也不會覺得這種愛慕虛榮的行為有何不妥。賀頓能開導來訪者,應該也要負起啟蒙閨中好友的責任才對。
對於賀頓,談不上喜歡不喜歡。這個角色是混沌的。一開始她空有抱負,卻不知道是為了什麼,直到後來邂逅心理學,才慢慢對理想這個詞有了清晰的認識。你不能說她不好,因為她無法選擇自己的原生家庭和經歷,但你也不會說她好,因為她身上確實沒什麼讓普通人羨慕的地方,長得既不美,也窮。
賀頓身上唯一讓我欣賞的部分是她對理想的執著。在理想面前,她可以不惜一切手段和心思,所以最後成功必然垂青於她。我甚至很認真地思考過:如果女明星賣身就能換一個在大熒幕上表現的機會,難道本質上不也是對理想的追求嗎? 就像《月亮與六便士》 中的男主拋家棄子選擇為了藝術流浪。可能我三觀不正吧。
說了這麼多,我還是覺得本書有點無聊,覺得如果刪減一點來訪者故事,會更緊湊,也就不會有那種 “淡淡” 感了。不過結構不錯,學到東西了。
#BooKu
#讓書本找到對的人
#長期徵稿中
#直接PM小編就可以投稿啦
《女心理師》訂購鏈接:https://bit.ly/booku2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