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豪小鮮肉

林韋地《大文豪小鮮肉》
投稿者:劉明婷
這本書是在面子書上支持 “買書撐大將” 時大將出版社選購給我的。我想,若沒有大將出版社為我選購,我是不會花錢去購買這類書籍的。
剛拿到這本書時,看見書名和封面設計,還以為這是一本關於美食的書籍。看了序和目錄,發覺一場誤會,原來這是一本關於文學和散文的書籍。這本書分為兩輯:輯一 “小鮮肉” 收錄了作者在《中國報》的專欄文章;輯二 “大文豪” 則是作者發表在各處的和文學議題相關的評論。閱畢,如寫序的吳鑫霖所言,作者——林韋地真的是很自戀!不過我喜歡!
林韋地在書裡介紹了很多文人,說得最多的是黃錦樹。很抱歉大部分人物我都不認識。多虧有林韋地,我才知道有這麼多文學大咖。除了人物,連花踪文學獎我都不知道。看來我對馬華文學的認識真的是很陌生,今後一定深究。
這本書也讓我想看更多的書和文章,其中一本書就是作者林韋地和媽媽吳美雲合寫的《兩醫之間》。真羨慕作者能和媽媽一起書寫和出版書籍!近期發覺一些醫生的文筆不錯,原來醫生不只是會科學,會救人,也懂得文學。醫生筆者除了作者林韋地和母親吳美雲,還有鐘乙康。鐘乙康醫生在《中國報》寫專欄,我從中認識他的。
編註:鐘乙康醫生就是星期二深夜專欄作者阿康師!
另外,我想閱讀散文《毒藥》。這篇散文竟然引發了這麼多問題,其中有散文的真實性。文章內容的真實性很重要嗎?如今的時代,只要寫得夠精彩,夠刺激,能夠吸引大量的人瀏覽,才不管真假呢!我也想閱讀一篇陳強華公開發表後飽受詬病的作品。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能夠讓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師抄襲?有什麼是值得讓一個人拿自己的名譽去冒險的?
這本書也討論了一些馬華文學,說馬華文學沒有優秀的新生,來來去去就只有那幾位老前輩。更悲慘的是還是居住在台灣或新加坡的馬來西亞華人在支持馬華文學。我覺得文學是需要環境培養的。雖說我就讀華小,但我一直努力學習馬來文和英文。要知道若馬來文不及格升中學可是要就讀預備班的。升上國中後華文氛圍更加糟了,除了華文課以外基本上都在念馬來文或英文。很多人升上國中後棄學華文,就連我當年也想過放棄華文。多虧有媽媽的提點才讓我繼續報考華文。獨中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就讀的,這需要考慮種種因素,其中包括家庭經濟負擔。不過對於馬華文學的前景不必感到悲觀。近年來中國經濟崛起,我想看在錢的份上,大家都會很樂意學好華文的。至於學好到什麼程度,就要看個人的能力了。
最後想說此書其中一篇章 “聊書之必要”,作者林韋地和 BooKu 一樣都是介紹書的。感覺有你們這些人真好,這樣我就能發掘更多好書了。一直在想,若有一天 BooKu 出版書籍,我會支持的。
#BooKu
#讓書本找到對的人
#長期徵稿中
#直接PM小編就可以投稿啦
《大文豪小鮮肉》訂購鏈接:http://bit.ly/booku12012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