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翠如《在地上遇見天使》


投稿者:Wind Foong



這是一本翠如發自內心在記錄的遊歷之書。 雖是12年前開啟的旅程,但並未影響我閱讀的感官,「享受其中」是我看完整本書的感覺。 旅遊中的大小事蹟,不會因為歲月更迭而褪色;反之,增添了更多的風味。 除了當時的印記,也有現在的心記。

香港 ➡ 北京 ➡ 西伯利亞列車 ➡ 莫斯科 ➡ 烏克蘭 ➡ 羅馬尼亞 ➡

美國 ➡ 墨西哥 ➡ 古巴 ➡ 牙買加 ➡ 厄瓜多 ➡ 亞馬遜 ➡ 秘魯 ➡

復活島 ➡ 巴西 ➡ 阿根廷 ➡ 南非 ➡ 博茲瓦納 ➡ 布希曼 ➡ 摩洛哥 ➡ 衣索比亞 ➡ 香港

以下摘錄了一些於我而言印象較深刻的故事。 一些讓我停頓片刻,望向窗外深思的故事:

日本流淚了

這是一趟從北京開往西伯利亞的列車。 在蒙古首都烏蘭巴托站之後,只剩下七名遊俠。 他們來自香港、日本、美國、紐西蘭、馬來西亞和英國,一行人繼續搭乘列車從烏蘭巴托站前往西伯利亞。

當車廂內來自不同國家的遊俠接收到日本8.9級大地震的消息時,大家的內心都受到了驚嚇,其中更是想起了日本隊友。 當天,在日本隊友無法聯絡家人的那日,車廂是安靜的。 翌日,當大家得知日本隊友的家人一切安好之後,大家懸在半空的心也安穩了一些。

就在車廂內的那一刻,大家都只是不分國籍的地球人而已。

(小小思考:因為地理、因為膚色、因為語言、因為族群等等,生長在地球上的人被分開,分散,甚至分裂。戰爭摧毀了許多人的家園與世界,和平之路說得容易, 卻遙遙無期。人呀!莫非偏要等到天災降臨或外星人入侵,大家才會想起每一個人其實都是地球人呢?地球人,同樣的身份,會不會就能喚起彼此之間的 尊重而團結一心呢?)

殭屍公主

這次翠如來到了羅馬尼亞去尋找德古拉伯爵在世的真正後人,Brianna 公主。 原以為公主就像童話般的呈現,結果實相並非如此。 但公主背後所做的事情,可大大的掩蓋她平庸的表面。 公主不在幻想裡織夢,而是踏實的為弱勢群體出力。 她不是躲在城堡裡,養尊處優的公主;她是為社會發聲的女人。

(小小思考:我們常常會挑選自己想要的濾鏡去預設我們從未接觸的一切。例如認為有刺青的搖滾男人就一定是染有抽煙打架的惡習;而配戴眼鏡穿著斯文的人 則不會有暴力傾向。可真正要了解一個人,單靠外觀就能知曉一切嗎?不然。

不要透過他人的嘴巴去認識另一個人,也不要透過自己的眼睛去看一個人。 時時警惕自己:想要真誠認識一個人,務必帶著開放的心態,脫下有色濾鏡,丟棄所有的預設,打從起點重新接觸對方。 彼此來一場深層與真誠的對話,才能真正認識這一個人。 )

請您好好活下去

曾經是金融界的強人,在經歷老婆突然離世之後,失去了人生動力。 在一次被露宿者哀求一瓶水的際遇之後,這個男人的下半生有了新的目標。 把悲傷幻化為善意傳承下去,在他的餘生點起了一盞微光。

他辭了工作,把所有的積蓄買了水,每天到街上派水。 而這派水的工作看似容易,卻馬虎不得。 翠如充當幫手,不只要派水,還要記住每個來拿水的露宿者的名字。

(小小思考:失去了摯愛,也失去了半個自己,差一點也失去了餘生。這個被稱之為水男人的Dave Russ,在哀傷的餘生中,為許許多多的人帶來了光芒 。他的存在,就像水一樣重要的存在。

水男人遞出去的水,不只是給了露宿者一瓶水那麼簡單。 記住每位露宿者的名字這個動作,更是令人感到窩心。 他把溫暖帶給了每位遺失名字的露宿者。

尊重,不分膚色、不分年齡、不分身分、不分階級、不分你我。 愛,就是這麼簡單。 )

死亡初體驗

每年在亞馬遜原始森林裡,亞馬遜人都需要喝一次傳統巫師的巫藥,一個有著神聖和智慧象徵的巫藥Ayahuasca Drink。 一行人前往,唯有翠如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膽粗粗的喝下了這傳說中的巫藥。

書中記錄了她到森林裡尋找巫師,和巫師到森林裡採摘原料,看著巫師製作巫藥的過程,當然還有進入儀式前的複雜心情等等……你問翠如後悔與否? 書中會有開蠱環節。

(小小思考:我不懂這碗藥有否智慧,但我肯定…把藥服下的人絕對是個勇敢之士。看翠如服藥前的掙扎,和我到主題樂園坐上遊樂設施 前的感覺是有點相似的(本人巨怕玩遊樂設施)。閱讀的當下,我就地奉上我的膝蓋,送給這位大膽無比的香港女子,好勁呀!)

廢棄物黃金屋

南非貧窮的黑人區,滿滿的鐵皮屋;但在某處有一間不一樣的磚屋。 這間屋子斷斷續續蓋了好幾年,都未完工。 建築材料是從建築工地或垃圾場收集別人不要的棄置磚頭,是一間透過自學而建的房子。 這是Donald用一生在建的屋子,像極了愚公移山,但是南非真實版。

(小小思考:用一生去追求一個夢,是長是短?無論最終的夢想會否實現,可以肯定的是……他這輩子一定都很享受他追夢的全過程。)

祈求

在埃塞俄比亞,翠如的肚子總是餓。 發臭的食物,難以下嚥。 惡劣的衛生環境,根本無法讓人好好吃飯。 這個國家,糧食不足,優質食物更為稀缺。

帶著瘦弱身軀回到香港的翠如,要把失去的營養都補回來。

回到自己熟悉的國家,開啟了大吃大喝或是自助餐的生活,甚至會叫上滿桌的餐食,只為了拍照打卡。 之前在埃國的飢餓感早已被她拋到九霄雲外。 直到看到埃國的新聞,翠如的心才感到慚愧。 在那個國家,還有一半的人口長期陷於飢餓之中呀!

“我祈求自己對食物和總是餓著肚子的埃塞俄比亞人民多點尊重,也祈求您從今天開始,跟我一起只點吃得完的菜。”

(小小思考:人是善忘的物種。在埃塞爾比亞,處在飢餓感肆虐的環境中,讓人領略到食物的珍貴。當回到隨處可得食物的生活之後,那些天的 領悟可能也隨之被安逸的生活給掩蓋了。當翠如審視自己的時候,我也默默告訴自己,一定要記住聖雄甘地的話:“浪費也是一種貪婪。”

餓過的人才知道飢餓的滋味,也請時時刻刻記得這個狀態,那麼才能珍惜眼前的食物,不再任意揮霍這得之不易的點滴。 我試過這種滋味,所以也想把「節儉」這件事以身教傳到孩子的身上。 無論是食物或其他,時時警惕自己:不要浪費。 )

跟著翠如走走停停,

不只看到世間的風光明媚,也走訪不為人知的人間地獄。

這是翠如的遊歷記錄,也是我初看某些世界的途徑,更是審視與深思的契機。

旅遊不只讓人往外看,也是往內探的過程。

#BooKu

#讓書本找到對的人

#讓閱讀美好生活

#長期徵稿中

有興趣投稿的讀者點擊以下連結:

https://bookumy.com/submitarticle/

《在地上遇見天使》訂購連結:https://bit.ly/booku0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