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屏瑤《向光植物》


投稿者:淑卿



『懷疑愛,懷疑愛人的能力。淹沒在龐大的自我懷疑,尤其是有人全心全意愛著你的時候,只能小心翼翼地觀察,仿造練習,練習愛人。』

『人有極限,可能在這個階段遇到的困難,等到下個階段回頭來看就會覺得不算什麼,但是那是下個階段的事,已經破關看透之後的事。在卡關的當下,你看見的世界的全貌就是如此,一件小小的事情,一個當下覺得獨一無二的人,就是你世界的中心,小宇宙的全部。』

『我們常常忽略得到,但對於失去,永遠銘記在心。』

『人是可以復原的。也許受過傷之後,沒辦法回到最初的樣子,只要給予適當的時間和照顧,也能以略微歪斜的樣子好好生長下去。外人難以辨識,但只有經歷過的人,能夠指認出破口的痕跡,理解那些傷疤中的不容易。』

從 Instagram 的書友賬號裡得知《向光植物》這本書而購入。《向光植物》採用很少見的文庫本尺寸,能夠一手掌握,隨意翻閱,閱讀一向緩慢的我在緊密的三天內就看完了。

24 歲的年紀還在閱讀 16、17 歲的純情小說,要說這本書給的感受,才發現自己腦袋裡的字少得可憐,看完後其實對內容毫無感觸。

曾經讀過不少背景設在校園的言情小說,主角們經常談戀愛談得昏天暗地。在中學時期看的第一本青春小說是楊寶貝的《中學不準談戀愛》,裡面同樣寫校園戀愛、友情、愛情等等。

但這本《向光植物》的不同在於從場景、對話到一些小細節都散發出青春的氣味,寫戀愛、寫家也寫同志 —— 一個流暢、向著光的故事。你知道她們是學生,然後想起自己曾經也是個學生那時的模樣,然後發覺已經距離高中生活快六年了。再回顧起我蒼白而毫無血色的青春,雖是拿不出值得炫耀的轟烈事蹟,心理卻莫名地從作者的文字裡看到種種時間與回憶。

主題引向同性愛情,作者常在書裡暗示世俗生活對同性戀者施加的壓力,但裡面沒有任何大量反諷或鋪墊過多的悲劇元素,而是轉用細膩的文筆勾畫出女孩們不為人知的內心獨白。

雖然我不太明白那種女同志與男同志的感情模式 ,雖然人物塑造也顯得有點倉促。

但在一段關於單純愛情的時光裡,一種無關任何意識形態與性別氣質的至純感情裡,存在於同性之間也存在於異性之間。故事裡小莫的離世更刻畫出女孩們獨自承受社會壓力時,向光生長的本能。

以一種旁觀他人之悲歡的態度看完了整本書,喜歡小莫的骨灰被處理的方式,比較可惜的是對這個故事欠缺了些許深刻,但偶爾還是會突然被某個細節句子所戳中。

抽離故事回到當下,或許也發現……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跟她或他們其實并沒有什麼不同吧!

——————————————
投稿者:淑卿
臉書專頁:SC Tan
Instagram 專頁:https://www.instagram.com/c_books28/

#BooKu
#讓書本找到對的人
#長期徵稿中
#直接PM小編就可以投稿啦

《向光植物》訂購鏈接:https://bit.ly/booku16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