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庸《兩京十五日》


投稿者:閒乘月



《兩京十五日》是馬伯庸繼《長安十二時辰》後的長篇歷史小說。擅長結合史實創作小說的馬親王(書迷對他的暱稱),寫在小說裡的每一個歷史梗皆可以找到出處,讓我一邊看小說一邊彷如上了一門有趣的歷史課。這次的主題是中國明朝,講的不是大家熟悉的明太祖朱元璋,也不是從侄子手中奪了皇位的明成祖朱棣,而是朱元璋的曾孫,朱棣的孫子——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

或許大家會有疑問,這位明朝皇帝有什麼特別之處? 特別就在於他驚心動魄的登基過程。朱瞻基的皇帝老爹朱高熾一直想把都城從荒涼的北京遷回到江南富庶之地南京。奈何老天爺不給面子,從同年的二月到五月,南京竟然地震了三十次之多。如此不吉利的徵兆,遷都事宜不好辦,皇帝只好把當時還是太子的朱瞻基派到南京安撫民心。而這一走,就出事了。

朱瞻基一到南京,便屢次遭暗殺。而同時間,遠在北京的皇帝突然病重,危在旦夕。當時兩京之間的距離是一千一百多公里,朱瞻基卻要在十五天限期內返回北京繼承大統。放在沒有火車和飛機的古代中國,這簡直是北極和南極的距離! 這一切都是背後有神秘人精心策劃的奪權大計。朱瞻基返京途中,白蓮教殺手在後頭緊追,朝廷官員被神秘人收買,堂堂太子竟求助無門。無奈之下,他與剛結識的落魄官員于謙、南京捕吏吳定緣和女醫蘇荊溪結伴而行,四人突破重圍,馬不停蹄地趕往北京,絕不讓覬覦帝位的人得逞!

這一路上的驚心動魄自然是少不了的,時間的緊迫更是讓人多了一層緊張感,讓我捨不得放下小說。馬親王在宮廷權力鬥爭中不忘思考民生課題,通過主角們的遭遇,向讀者們揭示一些值得深思的問題。比如,底層的人民生活疾苦,把信仰和精神寄託在虛無縹緲的迷信,不外是為了在亂世中求存。迷信白蓮教、滿天神佛,不過是想要醫飽肚子。社會上層的權貴們為了權力和金錢,兄弟殘殺,內鬥不斷,爭得眼紅耳赤卻看不到已在水深火熱中的人民。古往今來,太陽底下從未有新鮮事。看似進步的現代社會雖有高樓聳立和高端科技,但同樣的民間疾苦,同樣的權鬥戲碼依然不停地重複著,一遍又一遍。

#BooKu
#讓書本找到對的人
#長期徵稿中
#直接PM小編就可以投稿啦

《兩京十五日》訂購鏈接:http://bit.ly/booku09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