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裝成獨白的愛情
03 May

桑多·馬芮《偽裝成獨白的愛情》
投稿者:陳曉芬
愛情中到底會不會遇到所謂「對的人」?
我愛你,你愛她,她愛他...... 怎麼這世界,已經沒有人相愛......
匈牙利小說家桑多·馬芮的著作《偽裝成獨白的愛情》,可用田馥甄的歌《Love》裡的詞句,來概括其故事的中心思想:你其實無法真實愛上一個人。我想是,作者心境的孤單,繼而對愛情產生悲觀的想法。
然而,與其說它在講述愛情,更像是講述階層的故事,述說著一個中產階級的男人與無產階級的下等女人之間的愛情受到階層差異的挑戰。此書分為四個部分,以四段獨白,四個當事人述說兩段失敗的婚姻。
第一部分,前妻瑪莉的獨白。她企圖獲得丈夫彼得全部的愛,她認為,一個女人生命的意義,是那種讓自己整個完完全全地沉溺於其中的感情。她生孩子,是為了得到丈夫的愛,丈夫卻透過孩子來愛她,後來孩子不幸夭折,這段婚姻也隨著結束。無論她多美多優雅,丈夫的愛還是不在她身上,她永遠無法成為丈夫心中的「對的女人」,她為此也付出了代價。
第二部分,是男主角彼得的角度敘述他在富裕的布爾喬亞家庭的成長及受其影響的人生觀、稍縱即逝的初戀、妥協的第一次婚姻、與他所謂「對的女人」再婚後的現實殘酷。
當他初遇女傭茱蒂,立刻有種「對,是她......對的女人」的感覺,但礙於階層的差異,他們當下沒有在一起。直到很多年以後,這個女人運用最深沉的手段,以漫長的等待為代價,最終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彼得單純地希望愛情是永恆的,以它神秘又超自然的力量來消融孤獨,除去兩個人之間的距離,摧毀每一道社會、教育、財產、過去和記憶在他們之間豎起的人造牆。他是以這樣的精神愛茱蒂,然而茱蒂與他結婚最終目的卻只是為了錢,她肆無忌憚地花錢,藏錢,偷錢,直到他與她離婚以後,她的行李滿滿都是珠寶和錢。
第三部分,以彼得家的女傭而後來成為他第二任妻子的茱蒂的獨白來敘述。茱蒂這人物不討好,但這部分的敘述卻最吸引我。茱蒂骨子裡仇視有錢人,仇視那些看不見的階級。這部分鉅細靡遺地描寫她一個底層人是如何地對富裕的中產階層滿是羨慕和渴望,因自卑感作祟,當躋身那個階層,她卻睥睨該階層的文化與秩序。
小時候極窮的她,住在大深溝裡,和老鼠一起,她因此深受刻在骨子裡的階層差異的煎熬。錢可以帶給她安全感,於是她大把大把搜刮丈夫的錢。她也許俗不可耐,卻是值得同情的,在二戰的那個年代,社會階層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第四部分,由茱蒂的男友鼓手艾德敘述,從他在美國的生活到昔日與茱蒂交往的故事,茱蒂是用錢財買來艾德的愛。此時他已移民至紐約當個酒保;某日他在酒吧遇到一位極其潦倒的客人,這客人竟就是茱蒂的前夫彼得......故事線跑到這裡彷彿轉了一圈,人生的命運線也莫名地找到端點。
在世界上的某個地方總是存在著一個對的人?與瑪莉、彼得和茱蒂三人都有瓜葛的作家拉札爾曾對彼得說過他非常喜歡的史汀伯格的一齣戲劇,敘述著有個人最大的慾望就是生命賜給他一個綠色的小釣魚箱──就是那種綠色鐵皮的箱子,漁夫在裡面放著魚鉤、釣魚線和魚餌。這個男人老去,神秖們同情他,決定送給他釣魚箱...... 而之後,當他手中拿著渴望了一生的禮物時,卻非常悲傷地嘟噥著:「這種綠色不對......」這就是人類的慾望。對彼得而言,瑪莉不是「對的綠色」;對茱蒂而言,彼得也不是「對的綠色」。
四個人的獨白雖絮絮叨叨,字字句句卻意味深長,值得讀者仔細體會琢磨。愛情裡,對的人其實並不存在,只能是一旦相愛了,彼此相互珍惜、懂得理解、體諒包容,愛才會長存。
——————————————
投稿者:陳曉芬
臉書專頁: 愛麗絲閱讀筆記
#BooKu
#讓書本找到對的人
#長期徵稿中
#直接PM小編就可以投稿啦
《偽裝成獨白的愛情》訂購鏈接:http://bit.ly/booku070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