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世維,李忠達《仙人指路》



程家慷


《所謂道教是什麼?》

這本書是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在近期推出的其中一本書,裡面主要是談道教的一本書,其結構主要是以 10 篇有關道教的故事敘述道教的內容,是一本深入淺出,容易理解的書。它並非為道教傳教而寫,而是讓更多人能夠更好的了解道教是什麼樣的一個宗教和其對中國文化有著怎樣的影響。

我們普遍對道教的認識是神秘、迷信、煉丹等等從負面的想法去了解道教,而鮮少會對他的正面有所認識。但是細讀這本書會發現,所謂道教並非是我們所認識、了解是負面、騙人的東西,道教也有正面、好的一面,它跟世界其他宗教一樣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套價值系統,只是因為它的神秘性質,所以才會出現這麼多的誤解。

人們普遍對道教中的煉丹帶著一定程度的誤解,但了解道教和中國古代歷史後就不難發現,古代中國並沒有所謂的專業醫生,很多平民甚至都無法看醫生,因此一旦生病就只能去尋求宗教力量解決生理和心靈的痛苦,也因此道教某種程度而言成為古代中國的平民醫院中心。道教的煉丹文化主要是要解決身體病痛而言,只是發展到後來才有求長生不老、昇仙的想法。也因此古代中國的醫療文化跟道教有一定的關係。例如,現在的中醫會以金、木、水、火、土去比喻人體內的心、肝、脾、肺、腎,當然這只是我粗淺的認識和簡單的介紹。

在迷信方面,古代中國人跟我們現代人一樣都需要心靈的慰籍。一旦遇到生死問題,人們很需要一個說法去慰藉內心的心靈。同時,在外在的環境因古代並沒有所謂科學這樣西方人的想法,因此遭遇環境變化,如天災,人們就需要一個說法去解釋這種現象到底是什麼,以現代人的角度確實是迷信,但發生在古代就不能以現代人的眼光去取笑前人,必須要了解古代的情況,後代人才能夠了解道教的意義為何?

古代人的信仰非常多元,並非單單只是儒家思想,同時也有道教與佛教思想。很多人會質疑中國都有儒家思想,為什麼古代的士大夫還要其他思想?以我粗淺的了解是儒家思想是一種社會的學問,是人與人相處學問,因此儒家只能是解決外在的問題,並不能解決心靈慰藉、生死的問題。因此,古代中國的統治者和士大夫以儒家思想統治,而在內心就尋找道教慰藉心靈世界。有名的例子就是范仲淹和蘇東坡這些名人。

這本書也粗淺的提及道教的發展歷史,從漢代形成到民國時期都有提及道家的流派和重要的人物。華人文化或多或少都有道教思想的影子,只是我們習以為常並沒有深入了解其中的意義,如果我們可以拋棄其中的成見,重新了解道教所賦予中國文化和華人習俗的意義,我們就更加能夠了解我們的根,我們的歷史是如何形成和發展的。

#BooKu
#讓書本找到對的人
#長期徵稿中
#直接PM小編就可以投稿啦

《仙人指路》訂購鏈接:https://bit.ly/booku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