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甘蔗水的泰國阿姨》

主題:老人
題目:《賣甘蔗水的泰國阿姨》
她是兩年前搬過來我家隔壁的一個阿姨,是泰國人,卻說得一口流利的福建話。那戶家庭住著一個小男孩,常在家的籬笆內自娛自樂,拿起樹枝玩槍耍劍的樣子煞是可愛。大學畢業以後,我從吉隆坡回到檳島,才驚覺當年小小的男孩已升上中學了,原來泰國阿姨是他的母親,這兩年搬了過來,不與男孩住在一塊,而是在男孩的屋子對面搭了間簡陋的小木屋,以賣甘蔗水為生。
她大概是我這輩子見過最勤勞、樸實的女人了。從前還在學校任教時,早晨六點鐘出門的我便看見她已開始在小木屋外清掃柏油路。有時看見我家門外,或是我的汽車旁有野狗的排泄物,還會順道清理乾淨,並且從不要求我家給些什麼。
後來母親發現了阿姨的善舉,便時常給她送東西,偶爾煮的糖水、買的甜品,或是爸爸賣的老婆餅,都會分享給阿姨。她總是非常喜樂地收下食物。她常穿一身簡單的上衣和褲子,頭髮剪得乾淨利落,在屋外拿著甘蔗洗洗刷刷,汗水從不間斷地從她黝黑的皮膚上滑過。每次我經過小木屋外看見她認真勞動的樣子,都覺得很像小時候陪著母親看的那種六十年代山歌戲劇裡在河邊認真勞作的姑娘,側看有堅毅的美,遠看則像風景畫裡的村莊婦女。
我常聽見阿姨呼喚著小男孩,要他出來幫忙幹活。男孩也不吵不鬧的,也許要這個年紀的孩子犧牲玩樂的時間隨母親洗洗刷刷的總免不了心生不滿,但我沒見過男孩頂撞阿姨,也偶爾看見他拿著桶彎著腰幫忙清洗用品。
小木屋對面,也就是我家隔壁那間比較像樣的屋子,除了男孩,還住了一個老人家,是男孩的祖母,以及一個華人婦女和中年男子,是男孩的姑子與父親。母親說,男孩的祖母不喜歡阿姨,也不與她說話,一說話便要吵架,因此阿姨在他們面前總是不說話的,更別說一起吃飯了。
那天侄兒侄女上了補習班後便來家裡玩,我陪著他們看卡通影片。我記得那時的屋外先傳來一陣雜亂的人聲,我不以為意,直到一聲嘶吼驚嚇了所有人,我才匆忙跑到屋外去看個究竟,母親也跟了出來。
兩個男子,一胖一瘦的,對著阿姨粗聲叫罵,他們一個是男孩祖母的兒子,一個是女婿,還有一個二十來歲的女生是孫女。這個孫女嚷嚷著,大意是她把車停放在阿姨家的外邊,阿姨要幹活,要求她把車移走,她就不滿意了。接著事情越說越多,還提到了阿姨對祖母不好、在外勾三搭四什麼的。胖子男說要揍阿姨,瘦子男說要拆掉阿姨住的小木屋。阿姨一臉憤怒,說不怕他們打她。
雙方的罵戰持續了好一陣子。接著,我驚見瘦子男騎著摩托朝阿姨的木屋撞了過去,胖子男抓起曬衣服的竹竿往木屋揮去。他們背對著我,但我好像能看見他們猙獰的表情一樣,覺得這些人真的是瘋子。阿姨撕心裂肺的吼著,罵著,說要打電話叫丈夫回來。隔壁家年老的叔叔也被驚著了,他走了出來看了兩眼,又走了回去。我看著母親想上前去的樣子,爾後又卻步,一臉難過。
我拿起手機,準備打電話報警。可巨響嚇壞了侄女,我趕緊抱著她進了屋裡。
後來,阿姨的丈夫回來了,他說如果阿姨再吵吵鬧鬧就要趕走她,然後給木屋那損壞了的外牆貼上了許多一點也不搭調的大紅貼紙。這場鬧劇便在傍晚時分每家每戶吃晚飯的時間結束了。最後,我還是沒報警。
那個夜晚的明月正好亮得極其動人,在月光的照耀下,我在我家樹後看見依舊蹲坐在矮凳上洗刷甘蔗的阿姨。她的背影彷彿在向這條村落訴說著無盡的心酸與委屈。
我想起了拉子婦,想起了因為拉子沒跪下去而扇拉子巴掌的祖父。
爭吵那天,阿姨看見了我和母親在看著她,因此那次之後,有好幾次我都不敢正眼看阿姨,是不想讓她再次難堪,還是因為內心的過意不去而不敢看她,我已分不清。
今年新年大年初一,阿姨沒回去泰國,她依然在屋外汗流浹背地勞動著。我和家人則在屋裡準備吃火鍋,是東炎口味的。在大家準備開動之際,母親突然要大家先別吃,她說阿姨也許會想念家鄉的東炎湯吧,說著便拿出一個非常大的碗,裝了滿滿的菜端了出去。我尾隨著她,但並沒走出屋外,我躲在門內悄悄朝阿姨幹活的方向望去。
母親笑著把手上的碗遞了給她,接著跟阿姨閒聊了起來,說了什麼我已不記得了,但阿姨那把渾厚的聲音有多高興,我至今難以忘懷。她有些激動地對母親說:“安娣,謝謝你總是對我這麼好。”
母親回來後,跟我提起阿姨說的這句話。
“也不知道受不受得起呢。”
說這句話時,母親滿臉無奈。我明白母親的心情。
母親曾問過阿姨,為什麼不回泰國去,阿姨說住在這裡她沒問題,她還可以過得好好的。武俠電影里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人物並沒出現在她的生命裡,我和母親的力量渺小得微不足道。但往後,家裡有什麼東西,母親便會給阿姨送過去一些,父親有時也會提醒母親要多給,那戶家庭有好些人,但父親母親就只給阿姨。我們希望她在這條熟悉的村落裡還能感受到一絲友愛。
這是我家唯一能做的,只有這麼少。
早晨見到阿姨,我們會跟她打招呼。母親總會走過去跟她閒話家常,有時也跟阿姨買了兩瓶甘蔗水回來。日子就這樣在阿姨努力工作之下平淡地流去。我想,阿姨如此堅強,也許她壓根兒不需要任何人的同情,她以自己的方式生活著,以她最滿意的姿態面對一切,她比起任何人都還要真實,還要簡單,如一株生命力旺盛的野草,勝過千千萬萬的紅花,而我們這些旁人,無需對她說太多勸慰的話,在日復一日的白天黑夜裡保持日常問好,便是對阿姨最溫暖的關懷。
#BooKu
#品系
#七月專欄
#牆角的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