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秀幸《閉鎖病棟》


投稿者:柳潔 



電影裡開篇就點出了一個我從未思考過的問題——若死刑犯在進行了死刑後,卻沒有死亡,那是不是應該要再次進行呢?若再次進行,人民可以接受嗎?若再一次進行,那文件上已寫了該囚犯已進行死刑,要如何處理?還是要假裝他已死,然後再想其他辦法呢?

我心中沒有答案,也不懂如何作出思考。這個時候畫面切到六王寺病院。待在這一家醫院的每一個病患,像塚本說的 “每一個人都有復雜的故事。” 確實,看著故事的進展,每一個人的故事,確實都那麼地複雜。只是,他們都會選擇用什麼方式來對待呢?

秀丸叔,在這家醫院裡是比較特別的吧!他有著自己的陶藝工坊,每一天的每一天,他都坐在輪椅上,捏著陶土,做了無數的花瓶。首先,輪椅是一個怎麼樣的象徵?行了死刑後的他,到底為何會變成如此?塚本曾經問過關於輪椅的事,他回答說,走了大半輩子的路,所以現在需要休息。不管是塚本,抑或是觀眾你我,都會疑惑著 “難道….你是還可以走路的?” 我們沒有答案。但是到電影的最後一個鏡頭,在監獄中的他,我卻是一個恍然大悟。那樣的鏡頭作為結局,那真是一個讓人有著無限的哀傷。我一直都很好奇,為何他會被判死刑,為何他要殺了妻子和母親?在你知曉原因後,心裡各種打結!後來才入院的由紀因為好奇秀丸叔的經歷而多問了兩句,塚本說了一句很引人深思的話:“每一個人都有他的難言之隱。”

每一個人的經歷,都有著我們不知道的故事。作為第三者,我們真的懂嗎?所謂的 “我理解,你很傷心。” 那樣的理解是一個怎樣的理解呢?

——————有雷分享——————

由紀,也是個讓人槌心肝的女角色。他不只一次的表達,“我,無家可歸。” 但實際上,他有著家,母親依然健在,繼父也健在。第一次出現在鏡頭里的她,是媽媽把她帶到醫院去。三週下來的反常,讓媽媽不放心。誰又知道,那背後的故事如此震撼!被繼父如此對待,媽媽是知曉的。但媽媽怎麼會和女兒說,“你們到底趁我下班前,都在家里幹了什麼?” 女兒不只一次地請求媽媽和繼父分手,但換來的只是“請你待會兒在我下班前,離開家裡。我會想辦法寄錢給你的。” 啊!當觀眾以為,回到醫院的她,或許好過一點的時候,第二場波折又再等著她。一個讓大家都恐懼,害怕的人物——重宗的出現,又反轉了多少個人的人生。

下一個人物,我想提一提石田早苗。至於較有戲份的塚本,我想將之留白,讓觀眾至少有個好奇的畫面。石田早苗,鏡頭並不多。他一再地讓我覺得,他似乎很樂觀。但,最後我對於這個 “似乎”,也只能百般無奈。最後一個場次的他對著其他病人說,今晚他要去小女兒家外宿了。有個老人表示羨慕,覺得他有著那麼孝順的孩子,真好。石田早苗說,“唉呀,那等我回來,我給你帶禮物。” 這一場說笑,我沒看出任何異樣。但通過塚本的口吻,我才知道,“石田早苗沒有家人,這裡的護理師和醫護人員都知道。” 那樣的面具,到底隱藏著一個怎樣的苦衷,我們無法想像。誰也沒有想過,那一場談話,是最後一次的談話。

人生這一條道,可能如戴望舒筆下的丁香(姑娘)那般朦朧,就如我們未必看得清人生的前方的道路怎麼走,也不懂前方會有著什麼挑戰等著我們,但我們依然會憧憬,憧憬遇到一個如丁香般的姑娘,甚至擴大對未來的期待。就好像,塚本遇到了秀丸叔,秀丸叔遇到了塚本,又如由紀遇到了秀丸叔,昭八遇到了塚本。這四個人的那一張合照,承載了多少的甜酸苦辣。他們每一個,依然在人生這一條道上,繼續往前走,繼續獨自撐著一把油紙傘,徬徨地走在悠長悠長的雨巷(戴望舒《雨巷》):

死刑犯秀丸叔,最後又再殺了人……
塚本還有醫院的病患,心裡放不下秀丸叔……
塚本最終出了院,去見了秀丸叔……
失踪了一段日子的由紀,竟然出現在審判秀丸叔的庭訊裡……

#BooKu
#電影裡的人生
#長期徵稿中
#直接PM小編就可以投稿啦

《閉鎖病棟》電影預告:http://bit.ly/booku02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