綾部真彌《美味午餐大作戰》


投稿者:榛子



這是一部由一家咖啡店老闆介紹給我看的戲。聽到這個名字,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 “食物”。加上老闆所分享的感想,我更加堅信這又是一部關於美食的戲了。的確,故事圍繞在 80 年代日本的校餐故事。但是,令我意外的是,故事的開端並不是美味可口的校餐,而是一個出現在考卷上的題目。

“在《潮騷》的故事裡,女主角跳去篝火時的心情是如何?”

這是一個自由論題目,或許在我的學習生涯裡是個很常見的題目——Kbat。可是在戲裡頭,老師們都紛紛議論著這題的答案。他們甚至還將所有學生們寫的答案都改為錯誤,原因是因為不符合 “正確” 答案。但這也正是這部戲裡面的關鍵:

“為什麼我們埋頭在選擇上,而不是創出新的選擇?”

我還記得曾經小學時,我最討厭 40 題的圈圈題,第一個原因是因為我的語文基礎差,第二是因為我有選擇困難症,第三是因為我沒有任何可以發表想法的地方。這個原理也反應在人類的社會上,人們不停地以同一個道理刻印在人生道路上,每天都過著同樣的生活方式,沒有突出。

戲中,男主角——甘利田老師被比喻成普通社會人士。雖然有著一個享受食物的心,但卻每次按照順序來享受食物,用普通的方式來享受普通的校餐。而戲中的男配角——神野同學被比喻成無視原理,創出自己獨一無二生活的人士。他即興發揮出自己的創意,將眼前的食物給發揮到極致。除了戲裡面的爆笑點之外,我也感受到了當普通社會人士被刺激時的妒忌心。在戲中,當老師發現到神野同學自由瘋狂的吃法後,一直以不同的理由、藉口來表示自己的原則是最好的!他甚至還施壓給那位同學,讓他遵守自己的規矩,一定要按照自己的吃法去吃。

可是,最後老師還是被神野同學打敗了。雖然只有 50 分鐘的前片段,但是我卻隱約看見社會的真實。雖然我還是一個中學生,可是偶爾看電視劇時也會看到當下屬表現優秀時,上屬都會用一大堆的規矩和原則來否認他人。皇天不負有心人,最終那位下屬肯定會找出方法來脫穎而出,打敗了曾經一直否認自己的上屬。或許是主角光環的存在,但是我堅信世界上是有這種不愛遵守規矩、自由自在地生活和創出自己的人生。也或許,這就是現在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校餐是一個文化。雖然我生於這片馬來西亞的土地,沒有所謂的校餐,但若換個角度想,食堂的食物,就是屬於馬來西亞的校餐。想想,若我們食堂不再開了,會發生什麼事?學生只能自己帶自己的食物,一起吃著不一樣的食物,少了和睦的氣氛。回想起來,我們有多少個回憶是在母校的食堂創造出來的呢?有哪個食堂食物雖然不怎麼好吃,但是到現在我們依然懷念呢?所以,校餐是一個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時刻。校餐是一個在我們生命裡面不可缺少的元素。在戲裡面,當學生們都知道校餐將會被取消,許多學生都要求父母寫上反對信交給教育委員會。顯然,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面都刻印著 “校餐” 的回憶。因此,如果看著這篇文章的同輩們,請好好珍惜自己母校的校餐。 (雖然 cmco)

人,始終會被刺激而試著改變自己對於某件事看法的角度。甘利田老師在最後的故事裡,開始閱讀《潮騷》這本書,並且開始接受自由論題目。除此之外,老師也開始和神野同學討論著如何享用自己眼前的美食。他開始開放思想,讓自己一步一步地接受每一個自己曾經否認的事情。或許我們人類就是需要一些刺激,才能成長,才能看得更多,才能更上一層樓。就猶如一片綠油油的草原用許多亮麗的花朵點綴,成為一片絢爛的花園。

#BooKu
#電影裡的人生
#長期徵稿中
#直接PM小編就可以投稿啦

《美味午餐大作戰》電影預告:https://bit.ly/booku2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