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特鵬·普羅薩卡·那·薩克那卡林《初戀這件小事》 


投稿者:柳潔 



有那麼一句話,“遺憾總是美好的”。劇中在結尾處,留下了很美的伏筆,“其實我…..” “其實我在等你從美國回來。” 這樣的伏筆是一種懸念。加上其拍攝手法,總是選在男女主角對話時,鏡頭總是在說完一句話就放黑。黑色的畫面,是轉折?是電影的結束?

所謂的 “初戀”,因兩情相悅而存在。可這件小事,或會印烙在自己的心中,或是一個永不磨滅的疙瘩,這因人而異。電影一開始,就把焦點放在一個 “小男孩” 的身上,起了懸疑,看不明。接著有個疑問 “那個是他的孩子?” 而呼應於此的,就是劇末,阿亮學長騎著 motorcycle,但他不是一個人,是背著一個孩子?此後我腦袋又浮現,難道他結婚了?結果那個 “小男孩” 原來是小彬學姐的孩子。這瞬間為電影設下了一個核心點。

“這件小事” 牽涉了多少人。小水和其三位好朋友,阿亮和他的死黨阿拓。這些人都在這件小事上起了一定性的作用。編劇安排了阿霞生日那天后,就此與小水翻臉,這反映了現今多少人會因此而 “重色輕友”,但我更傾向認同的是,這顯示的是朋友對小水的重視。他們三位朋友,可以為小水出各種主意。不管什麼事情,他們都在小水的身邊,這是讓人感動的。一起研讀《讓他愛上你的九個方法》,雖然小水已開始不太願意大方參與,但朋友們心裡都明白。

我尤其喜歡小水一個人默默坐在窗口邊,跟著星星的軌跡寫出自己喜歡的人的名字。他們做的又何止於此,他們陪小水一起送巧克力,結果忘記泰國是熱帶國家,全融化了;他們幫小水處理儀容、處理他黑黑的皮膚,而阿亮學長實際上也注意到他皮膚的變化。說了 “你是得了黃疸病嗎?” “你的皮膚好像白一點點了。”

我很佩服女主角可以如此有勇氣地告白。至於選擇在游泳池邊,又何嘗不是一種巧合。我們都是害怕受傷的小孩,所以都選擇把所有的事情埋在心底。

阿亮學長手上的相機,四處拍攝,記載了多少小水的成長回憶。片中,就一直在想,為何他總會不自覺地拍?他是不是就是喜歡她,可又礙於朋友呢?這一點是讓我傷感的。阿拓是不是應該更大方地去接受呢?阿拓會和阿亮說 “不要去追求小水”,或許也在告訴觀眾,他把一切看在眼裡。阿亮的勇氣,唯剩下的就是那一直伴著他的相冊。很美很美!這是一段很唯美的愛情故事。而他當下為何在離開前,會把相冊留給小水呢?腦袋裡總有好幾個解釋。

不管是什麼樣的相冊記載,不管是什麼原因阿亮選擇放在小水的家門前,不管小水告白如何失敗,他們兩人互相都因彼此而成長。小水,為了讓自己得到注意,拼命地努力。當然也為了見那多年沒回來的爸爸。而阿亮從打破種種挫折,到成功成為足球員,我真的以為他會一直呆下去,可故事做了一個很完美的敘述,他成功轉型,成為知名的攝影家。而小水則是知名度相當高的服裝設計師。我總認為,他們有這樣的一天,不是一種偶然,是他們的積極態度。我們可以為自己喜歡的人,有所改變,只是這是一個怎麼樣的改變?

喜歡,那是什麼?十來歲二十出頭的時候,會覺得那是一種心跳加速,臉變得紅,不敢直視對方等等。現在,喜歡是什麼呢?喜歡的感覺,不再如前,是因為自己沒有這樣的本錢了?它,依然帶來心跳,可當發現我們有不知覺的共同點,我們有著共同的模式的時候,這份喜歡,會慢慢地變成進階的另一種感覺。喜歡,那是一種在我們的相處上逐漸慢慢形成的一種感覺,而單獨的喜歡,或許不會有結果,可或許能喜歡一個人,已經是一種幸福了。至於會怎麼去喜歡/愛一個人,這一點確實讓人深思。我想,為對方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就是一種最真誠的對待。

#BooKu
#電影裡的人生
#長期徵稿中
#直接PM小編就可以投稿啦

《初戀這件小事》電影預告:http://bit.ly/booku26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