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
05 Sep
亞歷山大·小仲馬《茶花女》
投稿者:陳曉芬
妓女能擁有愛情嗎?
愛情人人都可以擁有,但身分低微的妓女歷來為社會的倫理道德所不容,無論任何時代。倘若她們戀上與之身分懸殊的富家子弟或名門之後,那門不當戶不對的戀情注定是不幸的,終究會走向悲劇。
19世紀法國著名小說家亞歷山大. 小仲馬的成名作《茶花女》,敘述的正是這樣的一個妓女的悲慘愛情故事。
是作者以自己與巴黎交際花瑪麗.杜普萊西之間的經歷為題材寫出的故事,也是作者對自己情感經歷的懺悔書。
瑪麗化身的女主人公茶花女瑪格麗特有著美麗的外表和文雅端莊的談吐,雖淪落風塵仍保有一顆純潔的心靈和獨立的人格,嚮往真正的生活和愛情。
她在巴黎歌劇場與作者化身的阿爾芒邂逅,阿爾芒對她一見鍾情,旋即成為她最親密的情人。兩人情投意合,也愛得一發不可收拾。
然而,悲劇似乎在他們相愛之時就已註定。
茶花女生活極盡奢華,也要用錢治療肺病,阿爾芒的財產不足以供她花費,因此她必須周旋於幾個男人之間,這致使生性衝動、嫉妒心強的阿爾芒三番兩次在得知她與其他男人約會時氣得與她斷絕關係。
但過不多時,阿爾芒就說服自己要原諒對方,兩人又重歸於好,茶花女甚至為了他願意放棄一切。
兩人想要爭取社會和家庭的認同,把他們不為倫理所容的關係納入倫理的規範,獲得合法的名分,為此不惜一切代價,只可惜碰到不可逾越的障礙,從而釀成悲劇。
阿爾芒的父親是茶花女悲劇的直接製造者。
他認為,同一個人人皆夫的女人姘居,是不體面的。憑著愛情的各自衝動去生活,而不求安身立命,牢牢把握榮譽和忠於職責的思想,那麼今天,就會處於墮落和不堪的境況。
在愛情之外還有責任,過了充滿激情的年齡,人就成熟了,在社會上要受人尊敬,就必須有一個牢固而體面的地位。
為了家族的聲譽,也為了圓滿自己女兒的婚姻,他狠心要拆散一對有情人。最終,茶花女成全了阿爾芒父親的要求,放棄自己的幸福。
茶花女體認到,歸根結底她只是個青樓女子,不管她給這段關係提供什麼理由,這種理由總好像一種圖謀;她過去的生活,完全剝奪了她夢想美好未來的權利。
由於不明真相,阿爾芒對離開他的茶花女百般挖苦嘲諷,使她身心遭到沉重打擊。她過起放縱的生活,就好像希望盡快自殺,身體狀況隨之日益惡化。後來在貧病交困中淒涼辭世,身邊無一親人。
有多少男人會記得一個妓女? 茶花女早已預知自己可能會有的結局,她說過:
「別人像見到猛獸那樣懼怕娼妓,像對待賤民那樣鄙視娼妓,圍著娼妓打轉的人,總想多撈取,少付出。為娼者毀了別人,也毀了自己,最後總有那麼一天,就像條狗似的死掉。」
書中有一段文字,是作者對少女和妓女如何對待愛情的態度的了解,也讓人深有體會:
「少女越相信善,就越容易失身,即使不投入情人的懷抱,至少也投入愛情的懷抱,因為她沒有戒心,也就沒有防範的力量,贏得她的愛,是任何一個有些意願的男子都能贏得的勝利。......
然而,真正得到一個妓女的愛情,那是異常難於獲得的勝利。在她們身上,肉體耗損了靈魂,感官燒毀了心,放蕩麻木了情感。別人對她們講的話,她們早已熟知,別人使用的手段,她們全領教過,就是被她們激發出來的愛情,也已經被她們出賣了。
她們的愛是行業行為,而不是情感的衝動。 」
茶花女自然不是少女,之所以對阿爾芒沒有戒心,是因為她在阿爾芒身上找到一種真摯的感情,一種使她在賣身的生涯中得以休息的真情。
茶花女對阿爾芒的愛,不再是行業行為,而是情感的衝動。她對他的愛無私,可是她的良善沒有為她帶來好下場。從出生到死亡,她都沒有得到過她真正想要的東西,平凡的愛情、親情和友情,她一樣都沒有。
茶花女這樣一個悲慘的結局,是人的自私和勢利所導致,是作者對人性最真實的寫照,人性利己,古今皆然。
19世紀俄國小說家列夫.托爾斯文泰對小仲馬是如此評價的: 「小仲馬先生不屬於任何派別,不信仰任何宗教......他不僅看到現在,而且看到未來」 ,《茶花女》絕對是一部經得起歲月考驗,永遠都不過時的經典小說。
#BooKu
#讓書本找到對的人
#讓閱讀美好生活
#長期徵稿中
有興趣投稿的讀者點擊以下鏈接:
https://bookumy.com/submitarticle/
《茶花女》訂購鏈接:https://bit.ly/booku07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