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終,我可以__死去
05 Aug

李秀華《臨終,我可以__死去》
投稿者:緣希
自國中開始我蠻喜歡閱讀生命課題的書籍,後來因為工作的關係,我更留意書局裡相關的文學或非文學讀物。自古以來 “死亡” 隨著肉身形成就緊緊跟隨著我們,由李秀華撰寫的《臨終,我可以__死去》,先從書名延伸思考自己的未來,究竟我可以怎麽死去?我可以安靜死去、我可以漂亮死去……
有人終日不知道自己為何而生,卻歷經生死離別後,猛然發現下輩子不能虛度人生,進而決然轉變;我喜歡書中楊婉萍那篇結尾有句:“死亡和困難都是來教導人們了解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此書集結相關領域的知識和數位癌症病人的故事,可說是把理性和感性集於一身。作者李秀華透過訪問不同領域的人物而編寫集成的作品,內容涵蓋基本理論、實用資訊、個案分享和心路歷程,最後引導讀者深層思考靈性與生命。採訪對像有從事生命教育、醫生、社工、牧師、法師,還有火葬場撿骨師,使得內容豐厚,讀者可以從不同角度去看臨終關懷。
如果你有在照護癌症病人,如果你喜歡思考生命或者想要了解臨終與安寧療護這個領域的話,這本書《臨終,我可以__死去》是值得一讀再讀。
臨終,讓我看見很多人在活著的時候遺忘陪伴。為了生活,不斷把別人的期待扛在自己肩膀上;同時身邊不乏性子急躁的人物,彷彿安靜半刻便會衍生罪惡感、愧疚、無能,彷彿停留半刻就會被世界拋離,以致失去耐心對待他人,況且陪伴?
直到踏入臨終階段,身體機能逐漸衰弱與產生疼痛,行動開始變得緩慢、思維不清晰等等,如果自身不願學習放下身段陪伴自己,相對的負面情緒越發越強烈,例如發脾氣、沮喪、恐懼;若家屬未能理解,情緒亦會受到牽連波動,不僅無法付出耐心照顧臨終者,還經常感到身心疲累。
很多時候我們會強迫自己說很多安慰的話語,好讓對方知道我們在關心他,其實不然,有些不恰當的話語反而是一種傷害。人們保持緘默都是覺得自己不被理解,回想平日我們不知覺給予各種意見和建議時,結果對方只回個冷冷的表情,不欲再談下去。陪伴臨終者亦如此,當他們願意說的時候,我們不要急著給太多意見,靜靜聆聽已足矣。
陪伴,是安靜的守護;陪伴,是允許任何情緒流動。不光是陪伴他人,還要陪伴自己。
————————————————
投稿者:緣希
她說:我是喜歡遊走在理性與感性之間的生命記錄者,喜歡記錄每粒細胞至每段生命的故事。曾經從事癌癥管理,兼職寫文,偶爾背包旅行拿著手機到處拍照、瘋狂追星也不錯。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rystalMeowGirl/
#BooKu
#讓書本找到對的人
#長期徵稿中
#直接PM小編就可以投稿啦
#不定時分享讀後感推薦好書
《臨終,我可以__死去》訂購鏈接:https://bit.ly/booku0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