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澤女孩
07 Oct
迪莉婭·歐文斯《沼澤女孩》
投稿者:陳曉芬
孤獨可怕嗎?其實,一個人並不可怕,學會孤獨反而能活得更像自己,就像沼澤女孩——奇雅。
孤獨這件事奇雅最清楚,她本身就是孤獨的產物。母親經受不住酗酒丈夫常年的家暴,在她六歲那年不告而別。家人也陸續離開,僅剩她一人。奇雅到黑人跳跳的小店賣貽貝、燻魚換取物資,在其太太梅寳的教導下自己種菜而活下來。她也用搞懂其他事物的方法獨自搞懂了來月經——「變成女人」這件事。
奇雅是濕地中最孤獨的生物,是巴克利海灣小村居民口中神秘的「沼澤女孩」。泰特是奇雅最愛的哥哥喬帝的朋友,他熱愛濕地,在巨大而蜿蜒曲折的沼澤中奇雅看起來如此孤單渺小,讓他心疼。他對奇雅的善意示好,如天邊一道光打入她這片陰暗的沼澤地。
泰特教她識字,認字的第一本書是《沙郡年紀》。這本「保育界的聖經」裡那段「有些人不需要野地也能活,有些人沒有野外不能活」,讓奇雅第一次知道文字能這麽有力量,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位置。
《沼澤女孩》是美國動物學家迪莉婭.歐文斯寫作的第一本小説,故事時間設定在1950年至1970年之間,寫的是在北卡羅來納州沿海沼澤成長的奇雅.克拉克遭家人拋棄後獨自生活,唯一能與她對話的是沼澤、水鳥以及各種生物——故事的轉折是兩個男孩先後走進她的生活裡。
泰特先來到,奇雅從他帶來的書打開視野,她努力在那個知識體系裡尋找母親爲何丟下孩子的理由。泰特還給了她珍貴的初戀。只不過,這段初戀沒有經得起考驗,泰特在離家讀大學後發覺自己與奇雅是處在不同世界的人,於是選擇離開她。
奇雅失去了他,孤獨地繼續收集著各種顔色、形狀和尺寸的羽毛,貝殼和昆蟲標本,其收藏品從孩子時期的嗜好發展為濕地博物館的規模。只不過,無論是發現羽毛,還是畫完一張水彩畫,都沒有人能跟她分享那份喜悅,就連愛詩歌的她在朗誦詩句的聽眾都是海鷗。
她究竟有多美?作者是如此敘述的:泰特無法克制地緊盯著奇雅瞧,十三、四嵗的她,擁有他見過美得最驚人的臉龐,一雙大眼近乎全黑,鼻子細長,唇型利落,散發出一絲異國氣息。又高又瘦的她顯得纖美、柔弱,彷彿是在野外由風形塑出來的一個生命體。
成天拈花惹草,到處發情,就像受圈養的公牛被放出來一樣的柴斯,自然不會放過她。他對奇雅展開熱烈追求,卻在與她無數次纏綿的同時,與另一個富家女孩結婚去了。
再次失愛讓奇雅不再相信任何人,當學成歸來的泰特告訴她:「一直都後悔放棄她,由始至終只愛著她」時,她仍選擇不再去愛。
這輩子只去過學校一天——因爲其他學生欺負她就沒去了——但她不僅想辦法自學,在泰特鼓勵和協助下將收藏成果出版成書,成爲知名的自然學家兼作者。大家叫她沼澤女孩,而科學單位卻認爲她是濕地專家。
喬帝成年以後回來找她,通過喬帝知道母親曾來信給父親想把她要回去。信裡的話激怒了父親,導致奇雅最後也失去了他。母親被拋棄自己孩子所產生的愧疚感逼瘋,在兄妹重逢的兩年前得白血病過世。
婚後的柴斯對奇雅糾纏不休,遭拒絕後對她施暴,奇雅終於明白母親當年爲何非得離開,而且再也沒有回來。她也明白,柴斯不會就此罷手,孤獨地活著是一回事,活在恐懼中卻完全是另一回事。在那些沒有任何人陪伴的日子裡,她知道如何保護自己。
柴斯的屍體躺在廢棄的防火塔下,那片毫無人煙的沼澤地,現場沒有任何足跡。大家都認爲,只有足夠熟悉濕地的人,知道如何掩飾足跡。於是二十五嵗的奇雅被控一級謀殺,一旦被控有罪將判處死刑。泰特對她始終不離不棄。她的這一生,一直在挫折與困頓中更堅韌,在勇敢和努力下更燦爛。
本書英文名直譯中文是「小龍蝦歌唱的地方」,出版時已七十嵗的迪莉婭是生物學家,她當然清楚小龍蝦這種生物別説不會唱歌,甚至不會發出聲音。她是在周圍是樹林的環境中長大,母親鼓勵她深入荒野:「去到小龍蝦唱歌的地方」,意思是,人一旦願意獨自犯險,進入荒野般的無人之境,就能獲得獨一無二的獎勵。 (她後來去非洲,一待就是二十三年)
在小説裡則被編織進奇雅和泰特一段對話裡。泰特爲討好奇雅,贊同她躲開想要帶她到寄養家庭的社會局人員,別去上學:「那我們最好躲得遠遠的,躲到小龍蝦歌唱的地方……」、「指的就是荒野深處,在那樣的地方,所有動物都野到不行,都是動物該有的樣子……」
譯者葉佳怡在序文寫道:比起荒野、生物知識,還有女性成長,《沼澤女孩》談的更是人生中走到某種孤獨盡處的處境。有記者問作者:「會寂寞嗎?」她答:「寂寞,非常寂寞,有時候寂寞到快不能呼吸。」記者再問她:「但是否也有一點享受?」她立刻答:「當然,非常享受,享受到我都爲此寫了一本書啊。」
就如譯者所說,這本書之所以大賣,就是讓讀者在其中讀到了自己,也就是每天嘴裡喊著孤獨,到處找人找事分心,但喊著喊著終於發現,畢竟還是得探進內心黑洞的那個自己。
#BooKu
#讓書本找到對的人
#長期徵稿中
#直接PM小編就可以投稿
《沼澤女孩》訂購鏈接:https://bit.ly/booku07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