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雲林二崙深坑社區,有個延續百年傳統的祭典——「溪王祭」,因為富有神話色彩及充滿在地性,加上配合官方文化節的關係,這原屬於地方民俗的活動,在這幾年漸漸越來越外地人參與,祭典也越來越盛大,不只遊客,許多行政長官及民意代表都會出席,於是作為地方台記者,勢必要前往採訪。

雖然溪王祭主辦單位有事先給記者們流程,不過其他電視台的前輩偷偷跟我說,祭溪王最重要的就是祭拜石敢當,不過方便在地鄉親先拜,這個行程都不特別寫出來,所幸這陣子跟前備漸漸變熟,有他通風報信,不然估計剛入行的我,應該也拍不到。

當天我是第一個抵達的記者,跟村民與深坑觀音廟的主委小聊後,看時辰差不多了,村民們就集合起來,先向觀音與土地公稟告今天的日子,然後很快地結束這邊的祭儀,我便跟著大家走去石敢當的定點。

鼓陣車會先在打頭陣,由爐主擔米籮,一群人浩浩蕩蕩地走向百年前坐落溪邊的石敢當,進行拜溪王的儀式。石敢當並不起眼,如沒有在地人指引,肯定就會忽悠晃去,完全不會發覺原來這塊不起眼的石頭,可是鎮住當年水災災厄的超級大神。

接著一切準備就緒,點火上香,然後由主委念著祭文,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裡老人家們都講著一口好聽的客家話,不過因為我還聽不是很懂,所以也不是很確定這是不是詔安客口音,但不管怎樣,客家話軟軟溫柔的語調,每次都讓我聽得很享受。

我在雲林新聞所負責的區域,是雲林的客家區,特別的是,這裡恰好也是全台詔安客家最密集的地方,也因此才體會——「原來不是鄉下長輩都說台語」。

其實有人說客語、有人說原住民語、更有因為地區不同,即便長輩講方言,卻因為口音的差異,能讓人感受到截然不同的語感。

嗨,Booku 和品系的讀者們大家好,謝謝你/妳閱讀我的文章,因為來自台灣的關係,加上我的專欄主要以生活記事為主,經常會提及一些台灣的地名或習俗,有時會覺得在馬來西亞的大家,會希望針對地名或民俗再多做描述呢?但又覺得寫得過多顯得冗長累贅,陷入一種抉擇困難。

我不曉得,但很想知道大家的想法,歡迎留言告訴我好嗎?

愛你/妳們。

「影片授權:@孫明瀚」

#BooKu
#品系
#深夜專欄
#這就是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