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去,標籤走!》
我最常被貼上的標籤就是文青。起初我是不喜歡的,應是說,我討厭用一個稱號概括整體的感覺,總覺得硬是被侷限在某個框架裡。
.
「妳管不了別人怎麼認為,重要是妳日子有沒有過得快樂,這樣就好。」
.
後來陸續幾個要好的朋友,知道我對標籤的厭惡,不約而同地用大意如上所述的言語安慰或鼓勵我。
.
最近看了阿滴分享其罹患憂鬱症的影片,從發現自已得病到而今大致轉好且可控的病情,理性而坦白地向大家簡單扼要說明過程。
.
而看完影片後,除了對憂鬱症有進一步的認識外,默默想起自己討厭標籤的事。
.
我並不是阿滴的粉絲,但對其也不陌生,他在頻道上給人的感覺知性且正向,加上事業有成又青年有為,難免會在心中給他貼上「人生勝利組」標籤,但也沒料到這樣的他,其實可能在某支閱聽眾觀賞的影片裡,正在與憂鬱症所挾帶來的痛苦抗衡中也不一定。
.
生活中所碰上的人事物,其實大多就像是在看YT影片一樣,人們以為的我或你都僅限於最表層的,沒機會或著說沒緣分擁有再深入互相了解的時間。
.
假使阿滴沒有公開分享病情,那就不會有人知道,其實他的生命可能曾處於或正處於某個低潮和痛苦,而討厭被貼標籤的我,卻也仍擅自替他貼上「事業成功的英文老師」的標籤。
.
這樣評價對我而言或許是誇獎,但對當事人呢?會不會其實是種「不算善意」的標籤?
.
這答案我私心留給自己回答。
.
「去標籤化」的意識形態,也漸成為現今的主流價值,倡導不要隨意替他人貼上一個非黑即白的印象。
.
不過我想,或許「去標籤化」的更深層含義,是對著自己來吶喊,畢竟只要有人存在,就會有比較,與其東擋西撕地去除外來有意無意的標籤攻勢。
.
生活漫漫長路,有許多大小不一的惡意及無意,多是來自素昧平生且一面之緣的人,作為一個被人說文青的阿姨,能做就是好好裝好大人的樣子,不被打倒還能雲淡風輕,自己把標籤撕掉,然後知道並逐一打造起自己喜愛的樣子。
.
就算曾經痛苦,也會勇敢面對並成長,然後把這樣的經驗傳承下去,幫助可能也面臨同樣苦痛的人。
.
這樣真的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