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氣候經濟與人類未來》

書名:《氣候經濟與人類未來》
作者:比爾·蓋茨
讀完這本書時,適逢首富比爾蓋茲離婚,雖然不再是首富,不過獲得了新的稱呼——新屆女首富的前夫。
比爾蓋茲一向來關注全球暖化事件,他的基金會致力於改善貧困地區的生活福祉,頗有成效。而這一次他以出書的方式來向我們講解全球暖化這一個不安的議題。
如果對於全球暖化沒有全面了解的話,這本書可以是從入門到精通的教材,通俗易懂。
作者對於解決暖化問題的目標就是將碳排放量減少至0。是的,沒有留有一點的餘地,因為只要還有一點的碳排放,那麼暖化便會繼續,人類這個族群還是一樣慢慢死亡。
人類的經濟活動每年會排放510億噸的溫室氣體(有許多種類的氣體,這邊一律概括為溫室氣體),我們雖然不完全明白溫室效應的全部原理,可是溫室效應的影響已經到來。
暴怒無常的風暴、持續乾旱、難以撲滅的大規模森林大火、海平面逐年上升、海水倒流淹沒稻田。以上每件事情的發生都代表一個個家庭遭受難以磨滅的苦難,無法好好耕作的農民變成難民,造成社會動盪。
作者指出,富國所帶來的溫室效應卻是由貧窮國家來承擔最多的後果。想要發展中國家減碳,遏制他們按照工業化模式改善國家生活水平是不合理的。
於是作者的基金會致力於改善第三世界的生活水平之餘,也投入大規模的資金在綠色科技上,在創造工作崗位的同時也確保下一代可以走上一條異於工業化模式的經濟發展模式。
我們聽到了這類的惡訊,慶幸自己偶爾還有環保救地球,稍微安慰自己的同時,作者認為而所謂的減少浪費,減少使用的效用是微乎其微的。
能有效減碳的是改變我們生產的方式。
作者舉例溫室氣體的構成:製造業31%;生產電27%;農業19%;運輸16%;調控溫度7%。
我們驚訝的發現,農業的碳排放量大於全部運輸業的總和。
以農業來說,二氧化碳排放並不是主要因素,而是甲烷,其暖化程度是二氧化碳的28倍,還有一氧化二氮,其暖化程度是二氧化碳的265倍。
農業的排放量主要來自於牛隻飼養,農業肥料。作者也知道鼓勵我們稍微不吃肉不現實,讀者們或許可以考慮從他旗下投資的人造肉公司購買人造肉,在享受原有風味的同時也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另一方面,製造業是溫室氣體排放的大宗。平均製作1噸鋼鐵,排放1.8噸的二氧化碳,製作1噸的水泥釋放1噸的二氧化碳。
目前人們還不願意使用更綠色的製作工程是因為綠色溢價過高。綠色溢價是指為了符合保護環境而額外付出的製作成本。
好消息是作者已經投資了許多的綠色工業,加快綠色科技的研發,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可以降低綠色溢價,在保護環境的同時也保障生活質量。
作者鼓勵身為廣大消費者的我們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敦促政府機構加速發展綠色產能,消費綠色商品。這一切不僅僅為了地球,而是為了我們的未來。
套句打油詩做結尾:
今天不環保,明天家園不保
今天不減碳,明天生靈塗炭
#BooKu
#星期二深夜專欄
#阿康師讀書
《氣候經濟與人類未來》訂購鏈接:
https://www.cite.com.my/product_info.php?products_id=1117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