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時常常會接觸到比較難搞的小病人,就是那種不停哭鬧,聽的懂安慰的話語可是拒絕聽進去的調皮鬼。

我常常在診斷之余觀察他們的行為模式,看待孩子們和父母之間的互動,還有他們行為的內在動機。為什麼會開始這樣的觀察呢,因為有俗語說的三歲定八十,講的就是我們的先天個性對余生有著深刻的影響。

對於人類來說,疾病是一個強力的觸發點,在我們的身體遭受疾病侵害的時候,生理上的低潮會將當下意識的思考能力抑制,取而代之的是潛意識裡的行為模式。這也是為什麼某些人遭遇壓力或是人生大變的時候會戲劇性的轉換性格。

重點:外在壓力會抑制內在的思考,進入不思考模式。

我們對應外在危機的行為模式源自於潛意識。簡單來說就是你的大腦早已有一套反應模式,當有外來刺激的時候自動啟動。例如遭遇突如其來的噩耗,或是遭遇危機時,會自動開啟。這一個模式並不需要經過思考的步驟,是直接反映在行為模式上。

在學界也稱為 Flight or Fight response,戰鬥或逃跑反應。

從進化論來說,這一反應大大增加了人類的生存機率。試問,在遠古時代,遭遇了猛獸的古人類的第一反應是思考人生的話,我們這個族群應該活不到今天。遠古的人類沒有思考的空間,只好交由身體本能(潛意識)操控,快速解決危機。

重點:不思考模式有助於遠古人類生存,有助於快速擺脫麻煩

話題回到我的小病人們身上,當他們生病了,需要治療時,小孩子的第一反應肯定不是張開手歡迎醫生叔叔扎針。絕大部分的小病人會抗拒進一步的治療,拒絕檢查,拒絕氧氣輔助,拒絕吊點滴等等。

而他們表達拒絕的方式就是不給予配合,歇斯底里的哭喊及表達憤怒的身體語言。醫者雖然父母心,可是該做的治療還是得做,講道理行不通的時候只好在父母的同意下用些強制措施,先治病再說。

以上的行為都是天然的戰鬥或逃跑反應,孩子們並不能理解治療的重要性,所以竭盡全力抗拒有益於他們的治療。我們在不思考的情況下沒有辦法辨別善惡好壞,只能任由遠古時期遺留下來的本能來應對。

當我將視角切換為成人世界時,發現還是有許多成年人有著孩子們的行為模式。面對問題時,他們第一時間進入不思考模式,對於問題的根源不去了解,進入孩子般自我保護的行為模式。他們呢,也是在對於解決問題的方案不給予配合,歇斯底里的控訴社會的不公,瞪大眼睛表達他們的憤怒。

然而我們必須明白的是,這一類的行為並不會讓問題消失,如同孩子們再憤怒還是得接受治療,他們的憤怒並不會改變他們需要治療這一事實。孩子們有醫生叔叔和父母們作為保護網,確保他們的問題會被解決。而身為獨立的社會人,你有這樣的保護網嗎?而你的保護網可以持續多久呢?

重點:不思考模式已經不能解決問題。

我們身邊難免都會遇到這一類的事情,而難保我們自身也是有如此的遭遇。在外在壓力降臨之時,挺不住的拋棄思考,進入不思考模式,任由情緒本能氾濫,將問題搞得更糟。

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就是面對問題,理解問題。如同上文所說,我們對應外在危機的行為模式源自於潛意識,我們必須在潛意識前面建立起一個嚴格的篩選機制,嚴格的關注自身的現況。

建立一個強健的心理機制,有助於化解外在壓力帶來的壓迫感。許多問題在經過思考沉思後,都不是什麼大問題,客觀理智的思考可以讓我們更加真實的面對問題。

殺不死你的,將讓你變得更強大,而殺得死你的,既然都要死了,擔心也沒有用啊。既然擔心和憤怒都不會改變現狀,不如將這份精力放在其他有趣的事情上。

不受負面情緒牽連的我們,不再被不思考模式牽著鼻子走,所以可以內觀自己的心,得到自在,進而發現這一些情緒都是自己創造出來的,許多問題的根源還是源自於自己。這樣一來,你便獲得了苦海中的一舟,早日上岸指日可待。

#BooKu
#品系
#星期二深夜專欄
#阿康師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