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日心——回不去的童年時光


投稿者:立日心



《選擇題》
究竟童年如何被定義?
對我來説,是無思、無知、無慮。
屈指一算,童年已超脫我八年之久。

那純真的思想、純潔的心、無憂無慮所搭配的簡單生活,讓心中完全保留了 “樸”。曾經,這是我的護身符,躲入其中。雖然封閉,但自得其樂。

臉頰旁的一對酒窩常常伴隨著天真幼稚的笑容,雙雙出入。父母的寵愛讓我飽受生活的美,猶如豐盛的食物,不失外表且營養充足,令人垂涎三尺。多美妙的生活,在父母的雙翼下,外表看似堅固,内在卻柔軟如羽,讓我感到溫暖、溫馨。生活中的抉擇,像是上哪一所幼稚園、上哪一所小學、就連飲食上都由他們決定。腦袋從不知道需要作選擇的方法,更別説是心思,就像一顆完好無損的大腦,無皺折。心裡清純如清水,無任何波瀾蕩漾,透過眼就能看見清澈。

這樣的生活如此安逸,沒有問答,沒有選擇,更沒有答案。
唯一有答案的是考卷上的選擇題,從不讓我困惑。

第一次的選擇是在小學要升中學。爸爸對我的人生抛出了一道問題:“究竟是讀囯中還是獨中呢?” 在考卷上擁有作選擇經驗的我採用對待考卷的方法,毫不猶豫選擇獨中。對中文的熱忱源自於書中的文字。通過文字用語言的表達,抒發情感,這樣的表達方式讓我舒服,在廣大的綠油油躺著,與天地萬物進行心靈上的交融。無論是生物或非生物,只要用心感受、聆聽,就能找到屬於人生疑問的答案。

有一,就有二,再生三,源源不斷。一滴一滴的水,集成了河,快把我的嘴巴與鼻子淹沒,讓我感覺不能自然呼吸的痛。肺部漸漸囤積壓力,二氧化碳的飽滿阻止氧氣的進入。

入理科還是隨文商?這大概是我最糾結的選擇題。在各科科目中,沒有特別突出的能力,看不見屬於自己的強項,像個平凡人,兩頭不到岸,只能在水中央陷入其中。初三的我想讓爸爸幫我完成這一道選擇題,那我就可以毫不費力得到答案,交給老師。我 “以爲” 以爸爸的世界觀,能堅決下手圈答案,但原來 “以爲” 是不能代表希望,因爲更多的是失望。爸爸想通過這一次的選擇題讓我清楚了解心裏的想法,喜歡的事物等,以後人生的答案才垂手可得。

我逃出作選擇的漩渦,毫無盡頭的漩渦。我不想被困在裏頭,暈頭轉向,無法自然地做自己。經過種種分析,這一道選擇題,我抱著不踏實的心態而作,因爲概率只有0.5。不踏實摻雜一絲絲的自信心,因此我的答案是理科,未來可以進行跨領域學習使我快樂指數上升。滿滿的成就感承載著對夢想的目標和渴望,讓我毅然地為自己人生的選擇題負責。

霎時好想再次回到那溫暖的雙翼,不想長大,因爲從小父母作選擇的習慣已成 “癮”。在與 “癮” 的戰爭中脫 “癮” 而出,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