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森《十月圍城》

投稿者:千里尋音


重溫了一遍在2009年,叫賣又叫座的革命題材電影,[十月圍城] ,此片在當年可是刷新了中國票房,成為年度最佳電影。這部電影是以革命而流露出的愛國情操包裝的動作片,故此深受喜愛。

談起中國革命,當然少不了提到這位因倡議以革命推翻滿清政府而展露頭角,成為清末晚年的第一號革命領袖人物----孫中山先生。此片正是敘述了孫中山因為要商討起義事宜來到香港而展開的保護行動。但導演並未把焦點放在孫中山身上,更多的是放在保護行動所牽涉的一群默默無聞的小人物身上。

------------------------有雷分享---------------------

這群小人物中有的是靠乞討為生但武藝高強的乞丐(劉公子),車夫(阿四),賣臭豆腐的小販(王復明),前清軍軍人的女兒(方紅)以及李玉堂即當地聞人的妾氏的前夫(沈重陽)等人組成的保護孫中山隊伍。然而,雖然這群小人物與孫中山素未謀面,但因為在李玉堂靠著自身的影響力的招攬之下,這個部隊成功地成立了。也正因大家肯為了一個素未謀面的人而冒險,有著為了革命事業而準備犧牲的決心,鬥誌及精神,成功為電影鋪上悲壯的氛圍,形成了可歌可泣的美麗篇章,甚至還煽情得讓人流眼淚。那為什麼導演不要把焦點放在孫中山身上呢?這就是導演想得通透,週詳之處,因為這樣子電影才能有更大以及更多的發揮和想像空間啊!

另一個精彩部分莫過於兩位當地的革命積極分子,李玉堂和陳少白對於革命的定義。他們兩人是世交,而陳少白是光明正大地支持革命,而李玉堂則是暗地裏資助以及配合革命人士進行革命,行事低調。李玉堂在清朝末年帶著有典型的封建社會思想,因而對革命保有強烈保守意識。但很矛盾的是,他又同時擁有古道熱腸,濟世為懷的氣概。在他的報館被警察封差,他毫無保留地展露出對革命大業的積極及主動性格,無不是一個華麗的轉身,讓觀眾看到了劇中最為復雜的人性刻畫。

在那個清末年代,若不革命,整個中國也會走上末路。所以亦如李玉堂的兒子李重光說的:“連整個中國都卷進來了,我能避免嗎?“,強烈說明了要有新改變就必需以革命推翻滿清政府,以建立新民主,自由及開放的新中國。因此,這部片很好地刻畫出無論是革命領軍人物,或是保護行動的小人物們對於革命,不惜一切和拋頭顱灑熱血的高尚情懷。這也給觀眾帶來一個強烈的意識,何謂革命,和革命代價。

回到主要的故事軸,這電影的高潮落在這群保護孫中山的小人物與滿清政府派來刺殺孫中山的刺客,閻孝國和其人馬之間的鬥決。這時的小人物們一個個地開始登場,上演與刺客的決一死戰。當保護孫中山隊伍這邊的最後防線即當中武藝最高強的乞丐劉公子被擊垮之時,整個行動瞬間陷入死局,危機重重。最後,閻孝國成功找到了保護孫中山行動的主要人物之一,陳少白及李重光,他也是孫中山的替身。後來,李重光不幸被閻孝國誤認為是孫中山而身亡,叫人感到唏噓的是,陳少白曾大聲吶喊:“他不是孫文!“以解救李重光,但終究還是以失敗收場。最後,閻孝國也沒落得個好下場,在陳少白悲壯地繼續痛喊:“他不是孫文!”時,被開槍擊中身亡。所以,閻孝國人馬的威脅性再也不存在,但很可惜保護行動的成員們一個不剩,全部壯烈犧牲了。

至此,孫中山商討起義事宜的會議結束,在經歷了一場腥風血雨的早年革命的發源地,香港總算恢復平靜了。電影最後定格在孫中山不知眺望何處的悲痛眼神,營造出孫中山在得知這些為了保護自己而犧牲的人物時,感到無奈和慚愧的情緒。最後的最後,電影畫面也出現各地起義成功的字幕,總算沒有白費一群為了完成革命大業而鞠躬盡瘁的保護行動中的小人物們的壯烈犧牲。

#BooKu
#電影裡的人生
#長期徵稿中
#不定時分享觀後感推薦電影

『十月圍城』電影資訊: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626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