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演員,沒觀眾》

下班後,
往西螺廣福宮的方向開,
為歌仔戲班進行第二次採訪拍攝。
.
戲班是在廣福宮二樓,約莫十出頭坪大的空間練習,因無空調設備,加上身著華麗但不透氣的戲服,人人都是邊唱戲,邊留著猛汗。
.
不過倒沒聽見人喊聲苦,倒是每雙眼睛都散發期待,期待那將至的成果展。
.
當晚是成果展前的最後一次練習,
學員可說是卯足勁,
因為沒有如舞蹈教室的大片落地鏡,
老師是緊盯大家的舉手投足—
.
不論是手姿抑或腳步,
不論唱腔抑或眼神。
.
隨著課程邁向尾聲,老師也得休憩片刻,
我抓緊空檔前去訪問,
提問大致是兩個大方向:
.
一是歌仔戲或目前傳統文化傳承問題?
二是不看歌仔戲有什麼損失?
.
兩位老師富有耐心地回應,其中一回答倒是我沒想過的,但經老師提點,便覺得或許這是很多傳統文化目前遇到最緊迫的問題—
.
也就是「語言的消失」。
.
老師表示,其實歌仔戲或其他傳統戲曲的年輕戲迷不少,並不如外人想像中式微,但令人擔憂的反倒是「方言」,若以歌仔戲為例,在這裡所談的也就是「台語」。
.
「孩子聽不懂台語,
便看不懂歌仔戲。」
.
老師雖面帶微笑回答,但笑容底下藏著深不見底的擔憂。
.
雖在知名大型歌仔戲團的表演中,可配合軟硬體設備,為聽不懂的觀眾輔以「中文字幕」,
.
但現實情況是,一般的歌仔戲團,有餘力做到這樣的程度嗎?
看著老師的笑容,再看看揮汗練習的學員,答案似乎不得而知。
.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世界瀕危語言地圖」(Atla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 in Danger)顯示,在全球 7千多種語言裡,目前近 2500 種語言瀕危,甚至光是過去半世紀就有數百種語言滅絕。而在這些瀕危語言裡,台灣的各族原住民語、客語、甚至算是普遍的台語,都皆屬其中。語言比許多人想像的還要脆弱,只要上一輩沒有教導孩子使用,語言很可能就此失傳滅絕。(註一)
.
原來,
傳統藝術遭遇的困境,
並不是沒人看的問題,
我們是有演員,
卻沒有觀眾了。
.
多麼,
不勝唏噓。
.
離開前,
學員們仍在高唱劇目,歌聲在廟宇樑上,帶著攝影機緩步下樓,戲聲在背後餘音迴廊。
.
註一:風傳媒《全球 2500 種語言瀕危,半世紀內將有數百種語言失傳!看香港、夏威夷、紐西蘭如何扭轉「失語危機」》,劉俞妗著(https://www.storm.mg/article/1163009)
.
#BooKu
#品系
#深夜專欄
#這就是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