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一條自我療癒的坎坷路》
那陣子,總是看著正念與腦科學的書。上一本<修練當下的力量>也一樣提及正念,但沒有以腦科學方面做為基礎。這本不同,能讓我科普更多關於大腦的知識。接著,再結合正念、冥想和幾種不同的方式,告訴你如何得到真正的休息。
對於遭雜念折騰大半生的我而言,當初在Booku看見它時,宛如一個快溺斃的人,突然獲得一個游泳圈般的激動。那是一絲灑在我身上的曙光,我必須抓住。彼時正為失眠所困擾,無法讓自己回到正規睡眠的痛苦,恐怕唯有經歷過的人才深刻體會。
我喜歡裡頭以故事的方式,再嵌入腦科學的知識。至少,減緩了我對腦科學的刻板印象。於是,我一步步了解到大腦的運作,雜念導致我們即使在睡覺,都無法得到真正休息的恐怖真相。
「DMN(Default Mode Network)正是「在人心神不定時運作的迴路」。而且,令人驚訝的是,一天之中人腦竟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都花在心神不定上。 」
「據說DMN的能量消耗了大腦整體能量消耗的60到80%,正是腦部最大的能量浪費者。」
看到這數據時,其實我並沒有太大的驚訝。因為我覺察到自己確實把很多時間都放在胡思亂想的恐懼裡。明明叫自己集中在當下,沒多久又飄到遠方。甚至,是讓自己陷在自我製造的恐慌裡,無法自拔。
裡頭提供的七大休息法,有些我做得挺有效,像那個正念呼吸法、跳脫思考的重複迴圈、溫柔的慈悲心及身體掃描。這些或多或少有舒緩我的焦慮與緊張。在我呼吸變得緊張時,我會注意到自己的心跳和呼吸的變化。冷靜對待時,即會發現我是能控制好自己的緊張情緒,讓腳步再慢一點。刻意的慢下來,一步步好好走,確實有助於減少緊張與壓力。
裡頭提及的「餐食冥想」,即把你面前的這份食物,當作第一次看到的東西。從看到的第一眼,慢慢去嗅它的香氣和味道,再感覺它在嘴裡咀嚼所產生的化學作用,直到吞下喉嚨,最後滑落到胃部的感覺。
這種慢活的做法,其實在樊登讀書會裡也有說過。我在有充裕的時間內,有過這樣美好的體驗。那是吃一塊班蘭蛋糕捲開始。感觸最深的是蛋糕捲入口後,我細細去感覺舌頭是如何反覆壓爛它們後,口腔會催生更多的唾液,讓軟爛的蛋糕捲裹上一層潤滑劑,再經由舌頭像掀起的海浪般,推著它們往喉嚨而去。
那是我首次真正去感受此套行雲流水的自然反應,才發現我根本沒有觀察過舌頭的作用。事實上,別說是舌頭,還包括其它的身體部位,我都沒有去靜下心來感受它們的存在。彷彿,我就真的只是一個寄居者,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維持好外觀乾淨,至於內部如何,似乎也不甚重要,反正也沒人看到。
此番感想,在寫出來後,給了我諾大的反思。所以,每日進行的冥想裡,我會在給予多些時間,去跟自己對話。那是一種美妙的過程,聽著自己的煩惱在空氣中迴盪著,似乎是一個怨婦叨唸著生命的不公平。苦水全盤傾出後,煩躁即減弱幾分。這也是近來我找到的自我治癒方式之一。當然,寫作亦是。
人生這條路,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每個人的真實感受,都應該受到自己的重視。忽視它,就是切掉的手腳,根本無法連結,也就產生許多情緒上的副作用。因此,坦然面對自己,予我而言,更加彌足珍貴。
我必須承認,自己還沒能做到無時無刻即能進入動態冥想。我反而更傾向於每日早上與入睡前的冥想。很多雜念如雨後春筍般冒得異常茂盛,有些能如願讓它們飄走;有些則不斷重複循環。通常不斷循環的,都跟自己過度擔心有莫大的關係。明知不該為未來而杞人憂天,我仍舊給DMN的力量牽著鼻子走。所以,大腦經常都上演拉鋸戰,疲於奔命。
但是,我知道改變並不能操之過急,否則會落得打回原形的結局。只要每天持續做正念冥想,總會有滴水穿石的效果。祝福我自己,在這條路上,會越走越順。也祝福面對同樣問題的大家,能夠各自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癒方案,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BooKu
#讓書本找到對的人
#長期徵稿中
#直接PM小編就可以投稿
《最高休息法》訂購鏈接:https://bit.ly/booku060323
海角
讀後感分享
白石一文《你是我的命運》 世上沒有未能選擇的未來,未來沒有一樣是確定的。但是,正因如此,對我們女人來説,每一次的選擇都是命運。 ……女人就是這樣不斷編織命運活下去的。全世界的女人委身於每一個決定性的命運,創造出這個世界的全部。 ——這是日本作家白石一文著作的《你是我的命運》,書中的佐智子寫給冬木亞紀的信裡的一段話。在人的一生中,選擇與命運是緊密相連的,而女人能否掌握自己的命…
鄭文泉《馬來梵語:常用馬來語的梵語藉詞》 這本書內容並沒有過多描述早期的王朝,所以在讀的過程中十分費勁,一邊查著資料、一邊讀。雖然作者筆鋒犀利,但分析過程中似乎有點牽強。 馬來語曾受到梵語的影響。早期的馬來西亞從印度輸入的印度教和佛教文化,主導早期馬來西亞的歷史。從 7 世紀到 14 世紀,在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逝文明達到高峰,其影響力延伸至爪哇、馬來半島和婆羅州的大部分地區。 而伊斯蘭教早在 10 …
亦舒《生活之旅》 “人成長之後,愛一個人,不再愛他的五官皮相,而是愛他無形無相的氣質。”源自於亦舒《生活之旅》。愛情是如此的沉重,足以使人患得患失。年輕時,或許我們都會追求高顏值的對象。直到出來社會後,擇偶標準才有所改變,人品好、三觀正、上進積極的人才是我們值得去追尋的目標。 當生活的海洋捲起一個小小的巨浪,將生命的絢爛張揚拋到谷底,那么生命的光華將如何顯現呢? 《生活之旅》的主人公——周振星出生…
喬爾·哈林頓《忠實的劊子手:從一位職業行刑者的內心世界,探索亂世凶年的生與死》 如果影像化這本書的話,那將會是一部很值得期待的紀錄片。這部著作的背景是建立在中世紀的日耳曼,由一名擁有 45 年經驗的劊子手——法蘭茲.施密特留下來的日記為骨幹,揭開劊子手生平的神秘面紗。 如果結合現代的政治背景,我想看完這本書給我帶來最大的衝擊便是社會應該要去積極討論死刑是否是必要之惡? 法蘭茲作為劊子手,生平刑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