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u

小川糸《喋喋喃喃》

不苟同違背世俗的不倫之戀,卻真心喜歡書中讓人熟悉且療癒的,有著小川糸風格、能達到感官共鳴的飲食描寫。

讀日本作家小川糸的《喋喋喃喃》,心情是複雜的,一方面是喜歡書中的文字書寫,有一股魔力讓人沉浸其中;另一方面是難以接受作者將不爲世俗接受的婚外情寫成唯美純愛,顛覆了自己一向對其作品的印象,突然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襲上心頭。

不過,或許偉大的愛情伴隨著「毀滅」,然後成爲經典。就像日本小說家渡邊淳一著作的《失樂園》,都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超越道德底線的婚外情,一出版卻受到廣大讀者歡迎,出版量迄今已超過三百萬冊,成為影響最為深遠的一部作品。

小川糸以東京的老城區谷根千,也被稱為下町(谷中、根津、千馱木)為背景,書寫這本書。擅寫戀愛與美食的作者,巧妙地用食物與谷根千的氣氛來營造鋪陳男女主角小箋和春一郎這段不會被人祝福的戀情。

喋喋是多話的,喃喃是小聲的説話。男女之間好似有許多話説想說,於是卿卿我我、輕聲低語。喋喋喃喃,是戀人間最美麗的情話,也是作者以小箋作爲書中第一人稱,喋喋喃喃地對讀者敘述著她戀上春一郎的故事,靜美而孤寂的愛情故事。

小箋在充滿老街風情的東京谷中區經營古董和服店,邂逅來店裡尋找和服的客人春一郎。原本不相熟的兩人在偶然的機緣下,一起分享美味的食物和賞花。

「食物」讓兩個人緊密結合,愛苗在一餐接著一餐尋常的飲食中滋生,小箋明知道春一郎是有婦之夫,仍不可救藥地愛上他,進而發展出一段不倫之戀。

明知沒法在一起卻又深陷其中,擺蕩在「愛」和「第三者」之間,理性與激情的拔河,在在讓小箋感到痛苦。

之所以會愛上有問題的對象,源自小箋從小缺愛和幸福,婚內出軌的母親懷上情夫的孩子,導致完整的家庭破裂。當她遇上讓她倍感呵護的人,就誤以爲那是愛,是最真誠的愛。連吃著同樣的食物,都讓小箋覺得春一郎和她的身體是用相同的東西製造出來的。

不過,不管什麽樣的愛情最後都要立足於現實。

站在現實角度,春一郎是已婚的男人,在沒有離婚的前提下和小箋發展曖昧不明的關係,根本就是違背道德與法律的,這樣的愛情不會被祝福。

已逝的愛人雪道君對小箋説過:星星之所以美麗,因爲有黑暗。黑暗愈濃密,星星看起來愈明亮美麗,因爲白天時星星也一樣發光。

討厭的事情和痛苦的事情,都是人生的黑暗部分。但如果沒有這些,那些好事、快樂、幸福等也不會發光了。如果人生一直像白天一樣明亮,就發現不到星星的存在了。

也許因爲愛得痛苦,所以小箋認爲她和春一郎的愛情是璀璨而美麗的,幸福能因痛苦而發光。

這是小箋自以爲的臆想,在我看來,兩個人在一起後卻依然感到孤獨寂寞的,都不叫愛情。

法國作家安東尼.聖修伯里在《小王子》裡寫道:「愛不是相互凝視,而是眺望同一個方向。」 關係要走得長遠,是要找個跟你望向相同方向的人,舒適安然地共度生活,這才是愛情。

刻骨銘心是愛而不得,可是太多刻骨銘心的愛情,其是醜陋不堪的。

愛情有時讓人無法理性思考,可是還是要知道,一旦陷入不倫之戀,無論是給自己、給對方,還是給對方的家庭,都帶來不可磨滅、難以彌補的傷害。

如果真正愛自己,就要善待自己,遠離那個不該愛的人,不要插足他人婚姻當第三者,傷人也傷己。

 

#BooKu
#讓書本找到對的人
#長期徵稿中
#直接PM小編就可以投稿

 

 

 589 觀看

投稿者

陳曉芬

讀後感分享

其他推薦閱讀

暖和和手套國

小川系《暖和和手套國》 生活再苦,也要笑著面對,好好地活下去,直到生命最後一刻,走過了就是勝利。 ——這是讀日本療癒系小說家小川糸的《暖和和手套國》這本書教會我的事。 書中的路普麥吉共和國(原型是波羅的海東岸的拉脫維亞),是人人嚮往的理想國。這個國家冬天非常冷,手套是重要的生活必需品,所以有穿戴美麗手套的文化習俗,也就有「手套國」的稱號。 吃黑麥麵包是國民的象徵,是家庭團結和樂的象徵。國民還喜歡唱…

下一次

馬克·李維《下一次》 不管你在哪裡,我都會找到你,並且愛上你。 是命運驅使我們相遇,也是命運逼迫我們分離。 你的那雙眼睛是多麼清澈,對上眼,便知道是你。 你的肌膚是多麼使人動情,觸碰到,便天旋地轉。 我們注定會愛上彼此,也注定會生死分離。 命運的輪盤不停地轉動,這一世,下一世。 就算邪惡要使我們拆散,我們也不曾放棄。 就算一次又一次的陷入絕望,相愛的心都不曾動搖過。 這一次,我們和命運同歸於盡。 …

小團圓

張愛玲《小團圓》 中學開始就十分喜歡張愛玲,但卻一直不敢讀《小團圓》。因我實在害怕再見到《浮花浪蕊》裡的洛貞和《同學少年都不賤》裡的趙珏。那種飄零無依的寂寥與無奈感太強烈,讀完之後心裡實在不好受,雖然以上兩篇小說都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 誠如宋淇先生所言,小說頭兩章確實凌亂。原本正說著大考前鬧哄哄的大學食堂,但沒多久就說起九莉和大學同學在宿舍裡的日常相處,然後畫面一轉,就說到九莉到淺水灣酒店和母親(…

親情救贖

高橋和巳《親情救贖:孩子的心病是為了拯救父母》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卻要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這句話可見原生家庭對一個人一生中所造成的影響有多大,每個人在性格和行為的養成,很多時候都會不知不覺在仿照自己的原生家庭成員如父母,這是不得不承認的事。 原生家庭就是我們兒時的整個世界,跟它保持一致我們才得以安全長大。 精神科醫師高橋和巳在《親情救贖:孩子的心病是為了拯…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